中国研学旅行发展历程分析
我国的真正的研学旅行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精英国培阶段;第二阶段是旅行阶段;第三阶段即目前所处阶段,是研学旅行阶段,21世纪以来,研学旅游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学校、旅行社、培训机构与留学中介之间开始实现跨界融合。目的地的选择也呈现出多样化特点,开发主体逐渐由政府主导转向企业主导。?
中国研学旅行参与主体包括专业研学机构(目前这类企业主要通过新三板进行资本化)、旅行社(开辟专线或者独立运营团队的旅行社)、语言培训机构、相关营地基地机构、亲子教育机构、留学中介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下属的单位。根据我国研学旅行行业的首个行业发展白皮书《中国研学旅行发展白皮书2019》数据显示,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主要参与研学旅行业务的企业有7300多家。截止2020年8月末,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超过1600个,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有177个。
研学旅行相关政策落地催生市场份额增加,更多机构涌入研学服务市场,研学旅行服务、品牌的角逐更加激烈。旅行社、教育机构、咨询机构及一些非营利组织都争相挤占游学研学市场,目前市场玩家众多,良莠不齐,高度分散,竞争激烈。通过综合考虑研学旅行相关企业发展情况、营收规模、品牌影响力、融资和上市情况以及产品服务研发情况等指标,大致可将机构划分为四个梯队,其中世纪明德2019年以营业收入4.88亿元位居第一梯队,第二梯队企业营业收入在千万级水平,包括中凯国际、乐旅股份和卓教国际。
研学旅行产品价格分析
根据《中国研学旅行发展白皮书2019》数据显示,家长对于研学旅行产品的品质意识有了明显提高,特别在一、二线城市的家长,更愿意为有品质保障的研学旅行产品付出相应的合理费用。对于中长途研学旅行产品费用,60%的家长可以接受的区间是3000-5000元,15%的家长可以接受的区间是5000-10000元。从市场平均水平来看,研学旅行批发业务类产品单价在2100元上下,零售端产品均价在3000-4500元左右;海外研学项目单价更高,均价达到1.2万元。
行业市场规模继续扩张
根据2019年家长对研学旅行的费用接受情况、研学旅行市场各项目均价水平以及2019年研学旅行各类公开信息数据,包括学校组织学生进行研学旅行情况、研学旅行相关企业机构接待人数情况等,测算出2019年研学旅行市场上,研学旅行批发业务类产品占比70%左右;研学旅行零售端产品占比20%左右,海外研学项目占比10%左右,进而取这三类项目价格的加权平均数,得到2019年研学旅行总体单价在3420元/次左右。最后根据2019年我国研学旅行参与人数,测算出2019年我国研学旅行市场规模约为164亿元。
行业趋势分析
研学旅行为青少年所带来的益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在消费多元化与升级提质需求的驱动下,研学旅行产品的丰富化、标准化、立体化、创新化等方面都将是未来行业发展的趋势。相比欧美发达国家,我国研学旅行市场起步较晚,市场渗透率不到5%,可挖掘空间较大,未来研学旅行行业市场规模有望继续扩大。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研学旅行行业商业模式创新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谈一谈如何理解研学旅行的重点在教育,并举实例说明如下:
为何都说“研学旅行”,而不说“研学旅游”,这是因为旅行体现的是一种坚韧不拔的教育精神,而旅游的“游”有一种“玩”的意思。在此提出思考,即“旅”与“行”两个字有什么区别?“行”可能是指在路上的行,而“旅”是指在路上的住宿,也即要有这样的文化底蕴,思考得深一点,才有助于深度推进研学旅行的教育。
研学旅行可以有很多的目的性,比如培养孩子们的科学兴趣,即可以有很多很多的意思,似乎可以不断地挖掘出来新的内涵。但第一重要的就是奠定自然与人性的价值观,教育纠正“功利的思想”。有报道说,如今的小学生也会送礼了,甚至会收礼,这很让人痛心。这也不奇怪,因为在现今的社会中,什么都价值化了,功利化现象十分严重。
在研学中会使用一些文字材料、与视频等,那些可称为文本、读本、材料等,但不能称为教材。因为教材是学校教育所使用的的概念,而研学是学校教育的延伸、补充与相异。研学走出学校了,因而不能再使用学校里的概念,就如“橘生淮北则为枳”。“研学旅行”真正的教材是大自然、历史与客观存在本身。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