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旅游业现存在的问题: (1)、经营管理不善,开发利用不当,监督制约不利,成为制约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因素。我国旅游企业普遍存在单体规模小,实力弱,经营管理水平低的弱点,使得我国旅游企业在资金、技术、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等方面无法满足未来发展的需要,从而削弱了其进行产品开发、市场拓展、服务质量改善的能力,限制了其在国内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而企业失去了竞争力就等于人没有了生命力,对一个企业的发展是致命的。而且,由于我国旅游企业资金短缺,技术力量薄弱,长期以来只能依赖于低效率的粗放式经营。 (2)、发展观念落后,环保意识缺乏成为制约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观因素。长期以来无论是我国政府及旅游主管部门还是旅游理论界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这样的认识,即认为旅游业是“无烟工业”,发展旅游业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这种认识上的误区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了政府及旅游主管部门对旅游开发的监督、规划与管理。加上某些经营者的短视和缺乏社会责任感,导致了对旅游资源的盲目开发与过度利用。另外,由于教育水平及人口素质的差异,我国许多旅游者缺乏环保意识与可持续发展意识。 (3)、生态环境恶化,自然资源破坏成为制约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因素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对旅游资源的掠夺性开发与不合理利用导致许多资源被破坏。四川黄龙九寨沟风景区由于上游和周边森林的大面积砍伐,造成九寨沟水量减少,使这里的湖泊水位每年降低6—30 厘米;1951 年湖泊面积还有217.44万亩的洪湖,由于房地产开发,旅游区开发挤占水面到1987 年仅剩下70.29 万亩。水污染也日趋严重。工业废水、生活废水及旅游区废水不加净化和净化未达标准便排入景区水体,严重污染了水体资源。
1.“不良开发”现象突出
中国乡村旅游 “不良开发”现象突出,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一是模仿开发,缺乏创新。如国内模仿国外、后开发地区模仿新开发地区等。
二是盲目开发。如有的地方在缺乏乡村旅游的根本属性 “乡村性”之基本开发条件的情况下,硬性上马,盲目开发乡村旅游;有的地方虽然具备 “乡村性”特征,但由于不了解城市居民的需求,在兴建旅游设施的过程中追求豪华和舒适,在住房兴建和装修时向城里看齐,甚至过分洋化。
三是过度开发。如有的地方在乡村旅游开发中大兴土木,甚至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大肆兴建旅游设施;有的地方则不顾实际情况,一哄而上,导致乡村旅游景点(区)过分集中。
经营项目单调,服务质量不高
经营项目比较单调,是当前我国乡村旅游经营存在的问题之一。从总体看,我国乡村旅游经营项目较多,但从个体看,大多数旅游点旅游项目单一,只有简单的吃、住、棋牌和观光,乡村旅游的其他要素发挥得不够。我国不少地区陆续出台了一些乡村旅游规范和标准,但由于对经营乡村旅游的农户培训和监管不到位,因而住宿和餐饮价格不统一,乱收费现象比较普遍,尤其在一些知名度比较高的地区,此种现象更为严重。如2012年春节期间,不少媒体都报道过 “哈尔滨雪乡游”、 “海南岛滨海乡村游”,都出现了严重的乱收费现象以及宰客和坑客事件。此外,乡村旅游主体经营者以 “赢利”为主要目的,缺乏最基本的服务意识,服务水平较差,尤其是体验性的旅游项目不多,影响了乡村旅游的质量。
1.管理缺失,监管不到位我国乡村旅游管理缺失、监管不到位的现象也很突出。不少地方都存在着农户无证经营 “农家乐”及其他乡村旅游项目的现象。2015 年3月,通过对广州郊区 “农家乐”进行调查发现:被调查的100 户 “农家乐” 中,有56.5% 未领经营牌照;2012年10月27日, “中国农谷(荆门)国际乡村旅游论坛”组织实地考察,乡村旅游景点(区)垃圾乱放,河流不洁,植被遭损。脏、乱、差现象非常突出。
2.设施有待完善经过10多年的发展,我国乡村旅游设施有了明显的改善。但与国外相比,依然存在诸多不足。如旅游景区内道路设施较差,卫生设施不足,休闲场所简陋。景区与外界的交通不便,如湖北荆州彭墩乡村旅游景区,距市区约20公里,既无公交车通市区,也无的士达市区,游客出入,需中介人联络,既费时,又多交费,给游客带来诸多不便。
3.环境破坏时有发生在乡村旅游开发与经营过程中,环境遭到破坏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地方在进行乡村旅游项目开发时,树木被砍、山体被挖、古屋被拆、湖塘被填,使不少乡村旅游地失去了原有的自然生态魅力,优美的自然环境遭到破坏。有的地方则盲目追求景观的 “洋”化和时尚化,大兴土木,破坏了乡村自然景观的原真性。还有一些地方因车多、人多以及一些不良行为,导致农村地区空气、地表水受到污染,优美的自然环境遭到破坏。一些地方因乡村建筑商业化、城市化而破坏了乡村的整体形象,并导致乡村的服饰文化、乡村民俗、农耕文化等逐渐被异化而丧失其本身应有的魅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