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快到了,想必很多朋友已经开始计划 旅游 过年了吧。
那么到苏州的话,很多人会选择去一些古镇,感受古色古香的 历史 ,同时放飞一下自己的心灵。
在苏州,古镇很多,出名的有周庄、同里、甪直等,但要是节假日去,肯定看的不是风景而是人山人海。
作为一枚地道苏州人,我给大家推荐四个既有江南古镇精髓,又人少景美的古镇,去过之后你一定会念念不忘。
第一个就是黎里古镇
有位作家曾这样写道:走进黎里古镇,河是亮的,高低错落的屋脊还余存青灰的古意。
黎里古镇的 历史 可追溯到春秋时期,公元前496年,吴越发生携李之战,黎里留存着吴越争霸的印迹。
走进黎里,一条三里多长的清澈小河将街道分成南北两岸,沿着青石板路悠哉悠哉的漫步,细细的品味古镇风情。
河两边鳞次栉比的房屋大多是木结构的两层楼房,翘角的檐、扉页的门、花格的窗,还有斑驳发黑的砖墙无不阐释着沧桑的年代感。
深巷幽弄,是黎里的一大特色。这里有85条与主干道垂直的狭窄的小弄堂,结构各异,绝大多数狭窄且幽深:有明弄,有暗弄,有水弄,有走马堂楼底的跨楼弄,有两弄紧依的“鸳鸯弄”,有直插郊外的“通风弄”,还有弄内生弄的“母子弄”。
超过百米的弄堂有5条,最长的135.7米,最狭的只有0.7米,而最宽的达2米。弄堂名称极富民间色彩,一般称“某家弄”。
黎里古镇清中期排定了八大姓,“周、陈、李、蒯、汝、陆、徐、蔡”,每个姓都有弄堂。周家有周赐福弄,陈有陈家湾堂弄,李有李厅弄……
第二个是古里古镇
古里古镇位于常熟市东郊,现为中国 历史 文化名镇 ,当地有句名言,谓:“天下常熟,福地古里。”
古里镇地处青墩塘、三丫港、清水港三水汇集之处,水路汇集成了渔民停靠及集散所在,以此渐渐形成集镇。宋代《宗元方志丛刊?琴川志》载:此处地势低洼,多年草木丛生,故称“菰里村”。
在明代《陶退庵先生集》中始用“罟”字。清道光13年(1833),春邑尊张公绶组书匾额“古里仁风”,始见古里两字,沿用至今。
古里镇 历史 悠久,早在元末明初,镇上名士钱圞为人刚挺,向朝庭上书被纳。自清初瞿氏入居古里后,集镇显得更加繁荣。到清中期,镇上有瞿、刘、丁、汪四大家,商业经济发达,有26个行业、92家店铺。
古里镇是一个 历史 文化古镇,文化底蕴深厚,镇内还有中国清代四大藏书楼之一的瞿氏铁琴铜剑楼。瞿氏铁琴铜剑楼距今已有200多年的 历史 了,与山东聊城的海源阁、归安陆氏的皕宋楼、钱塘江丁氏的八千卷楼合称清代四大私家藏书楼。
瞿氏铁琴铜剑楼建于清乾隆年间,建筑面积285平方米,原名“恬裕斋”,创始人瞿绍基,瞿氏五代藏书楼主都淡泊名利,以藏书、读书为乐。瞿氏第二代、绍基之子瞿镛,对鼎彝古印兼收并蓄,在金石古物中,瞿氏尤为珍爱一台铁琴和一把铜剑,铁琴铜剑楼由此得名。
楼主瞿氏数代藏书,绵延二百多年,给后人留下了一笔丰富的文化遗产。1991年12月,铁琴铜剑楼纪念馆开馆。此处建筑于2006年6月5日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第三个是锦溪古镇
从前,上海、苏州一带上了年纪的人,都知道在两地的交界处,有个叫“陈墓”的水乡小镇,镇上有一处“五保湖”,湖中就葬着一位姓陈的妃子。
锦溪被称之为“陈墓”,有一个真实的故事。在南宋绍兴年间,北方的金兵大举南下入侵,南宋太子赵玮,领军由杭州出发,沿运河北上镇江,准备与金兵一战。战船途经锦溪时,一位姓陈的爱妃不幸病故,死后只能水葬锦溪。
后来太子赵玮登基当上了皇帝,下旨把“锦溪”更名为“陈墓”,以纪念那位死去的陈妃。再后来,明代诗人文徵明为此还写下一首诗:“谁见金凫水底坟,空怀香玉闲佳人,君王恩爱随流尽,赢得寒溪尚姓陈。”
据考证,大约在5500多年前的“崧泽文化”时期,锦溪一带就有先民生活着。
锦溪古镇是一处 历史 悠久的江南水乡,素有“中国民间博物馆之乡”的美誉,古镇里留存着诸多人文景观、古迹名胜,以及无数独具明、清特色的建筑房屋。小桥流水人家,你只要到了锦溪古镇,就能领悟其中的奥秘了。
著名画家陈逸飞先生,曾于1983年来到锦溪古镇,以及和锦溪相邻的周庄、甪直古镇,用相机拍下了许多照片,然后回去画画创作。
他为联合国设计的一枚首日封《故乡的回忆》,曾被以为是画的周庄双桥,其实画中的桥梁,是锦溪古镇的南塘桥。南塘桥是锦溪古桥的代表,始建于南宋,现在依旧是锦溪古镇一处吸引人的地方。
第四个是沙溪古镇
沙溪古镇位于太仓市中部,是一座有着1300多年 历史 的江南水乡古镇,自古有"东乡十八镇,沙头第一镇"之说。
沙溪古镇以其独特的河棚建筑风貌和"一河二街三桥一岛"完整的古镇格局,被评为国家级的 历史 文化名镇,是典型的带形水乡城镇。
一河指具有千年 历史 ,横贯镇区的戚浦河,二街指老戚浦南北两岸沿河道走向,长达三里的古街,三桥指跨越老戚浦,连接南北两岸古街的利济桥、义兴桥和庵桥,一岛是橄榄岛。沙溪古镇沿河吊脚楼河棚相连,延绵几百米。
到沙溪古镇一定要去看看陆京士故居,这是一座依山傍水、中西结合的民宅。全宅分为两 体,东侧为陆京士祖居,是典型的清末民居。西侧是三进三开间的民国建筑,是陆京士于1946年抗战胜利后回乡建造的,建造风格比较西化。两座建筑由一小房间连接,此房间原为电话间,拥有一台全国直接电话。
也要去看看雕花厅,她是为龚氏古宅第三进东厅,建于清乾隆年间,现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厅内梁上的木雕工艺精湛,充分运用了深雕、浅雕、圆雕、透雕等各种手法。
一定要收藏好,这几个古镇都是导游懒得推荐去的,因为让大家知道这么多人少景美,又没有太多商业气息的古镇,导游是要穷哭的。
#跨年旅行#
提起安徽,大多数人第一反应就是黄山了。至于其他的城市似乎都没什么概念,其实 安徽真的被低估了 ,这里不少城市的景色和 美食 并不输其他热门的 旅游 城市,值得挖的东西可多了。前不久,给大家介绍了很好吃的芜湖,这次想再安利个宝藏城市——宣城。
大部分人听到宣城这个名字可能会觉得很陌生,但要我说,其实宣城你早就认识了。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两句从小就背得滚瓜烂熟的诗句里提到的“敬亭山”和“桃花潭”都在宣城。
而学过书法的朋友,那对宣城就该更熟悉了,因为宣笔、宣纸的诞生地泾县和徽墨的诞生地绩溪都属于宣城,是 “中国文房四宝之乡” 。
对于户外爱好者来说,对 徽杭古道 (西起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渔川村,东至浙江省临安市浙基田村) 肯定也不陌生。这条和丝绸之路、茶马古道齐名的古道,是一代代徽州人贩运盐、茶、山货,走出来的商贸之路。现在也是 “中国10大徒步路线之一” 。
除此之外,从宣城走出的名人可真不少,像是徽商代表人物 胡雪岩 、清代“历算第一名家” 梅文鼎 、中国现代思想家 胡适 ......都是宣城人。这可能也是因为宣城自古都很重学,这里是整个安徽书院最多的地方。
因此,不论你是为了自然风光还是徽州文化,宣城都值得一来。当然,我这人对一座城市好不好吃也很在意,好在宣城也没让我失望, 徽菜、面食和各种小吃绝对能让你吃到服气。
我看了下 从杭州坐高铁去宣城只要50分钟 ,自驾的话也就2小时出头,作为一个周末的去处更合适。话不多说,跟我一起在宣城看尽美景、寻觅美味吧 !
在古镇、山水之间穿梭
查济古镇
说实话,我是个对古镇不是很感冒的人,因为总觉得各地的古镇似乎都已经趋同,雷同的建筑里卖着批发的特产,但查济古镇却是个例外。这里保留了80处的明代建筑和109处的清代建筑, 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明清古村落 。
查济古镇的商业气息很淡,更多则是生活气息。古朴的村落沿溪而建,人们就在过着自己的小日子,在清晨的时候,没准你还能看到不少老人们在溪边洗衣服。因为景色美,每年还会有很多的美术爱好者来这写生。
敬亭山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里的敬亭山指的就是这儿。 大诗人李白曾经可是来过这座“江南诗山”七次之多。
敬亭山其实并不算高,即使慢慢爬,也就只需要一两个小时。但这儿的风景格外清秀,满山都遍布着茶园和竹林。
登上山顶时,会发现眼前没有任何的遮挡物,一眼就能望尽宣城市区的模样。而且这特别适合来看日出日落,如果想看的话,记得挑准了时间来。
桃花潭
桃花潭其实并不是“潭”,而是青戈江的一段。来这的话,我觉得可以选择坐个 竹筏漂流 。要是遇上晨雾,云雾缭绕,人在竹筏上,两岸的山跟水墨画一样,“千尺潭光九里烟,桃花如雨柳如绵”,自己仿佛就在诗中。
而且桃花潭所在的桃花镇,这里至今还 保留着700多处古建筑 。在这样真实鲜活的皖南古居民群随意走走都是惬意的。
龙川风景区
来龙川的话,主要看 古村落 和 油菜花 。一到春天村子南边农田里的油菜花就开了,和古村落融为一体,随便一拍都很好看。
古村落虽说并不算大,但里面的景点却都很有来头。像 奕世尚书坊 就是明代正宗石雕牌楼,算是徽派的石雕之最。
而建于明嘉靖年间的 胡氏宗祠 则是江南第一祠,祠堂里的木雕很精细,除了木雕外还有石雕、砖雕,光这徽派建筑的细节都值得看上小半天。
中国宣纸文化园
想要知道宣纸的奥秘,不如就来这。这里的 三丈三巨宣车间 曾经制成过“三丈三”的巨幅宣纸,是世界上最大的手工宣纸。而在里面的 中国宣纸博物馆 ,你可以了解到宣纸的 历史 和工艺。
文化园里体验感最强的还是 宣纸技术体验园 ,在那可以看到宣纸的生产过程,从制浆到成纸,都是按照传统工艺流程来操作的。当然,你也可以自己亲自体验抄纸的过程。能拥有一张自己做的宣纸,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胡开文墨厂
胡开文是清代的制墨大师,算是中国制墨史上的金字招牌。在墨厂的生产车间,你可以看到炼烟、和料、杵捣、制墨、压模、晾墨、锉边、洗水、描金……一系列复杂的工序。
正是这样繁琐的纯手工技艺,才得以把传统保留了下来,时间仿佛都在这里停滞了。你也可以自己亲身体验刻砚台上的花纹,感受下徽墨的魅力。
徽菜、小吃怎么都这么香
臭鳜鱼
记得我在合肥上学时,每当去饭店吃饭,大人都会点一道臭鳜鱼,那会我也没有什么徽菜的概念,只知道 这鱼虽然闻着臭,但真的好下饭啊!
后来才知道臭鳜鱼其实是很会“吃臭”的宣城绩溪人研究出来的,做起来的步骤比想象中繁琐不少。得把新鲜的鳜鱼先腌渍一周,在鱼似臭非臭时,再入油锅略煎,一般还会加上猪肉片、笋片、小火红烧至汤汁浓稠。
好吃的臭鳜鱼不仅鱼肉的口感紧实有弹性,没有鱼腥,还会有一种超出鱼肉本身的鲜。第一次吃的朋友,相信我只要你跨过心里那道槛,臭鳜鱼就会变得真香了,就着臭鳜鱼的汤汁都能多吃一碗饭。
推荐店铺:
万四家常菜 店里的环境一般,但味道在线,宣城当地人常会去吃上一顿。
外婆楼徽州农家菜 臭鳜鱼很好吃,菜的分量也都很足。就是人少的话,点菜会有些尴尬,最好四五个人一起来吃。
胡适一品锅
胡适一品锅直白地说那就是大杂烩,锅里得放上一层鸡、一层鸭、一层肉、一层油豆腐,底下是萝卜、青菜,再点缀一些蛋饺,加上汤焖烧,这样每一层食材的味道就会逐渐下沉,最后所有食材的鲜香交织到一起,汇成了一锅。
作为 “代言人”的胡适就经常用这道菜招待朋友 ,甚至担任大使期间也不例外。来宣城的话,一定得试试这样的“徽菜版浓香火锅”。
推荐店铺:
江南小院 店里的氛围和服务都很好,像回家吃饭一样,很实在的一家餐厅。
中国徽菜文化交流中心餐厅 想吃徽菜的话,可以直接来这一口气打卡完。店旁边还有个徽菜厨师学校。
水阳三宝
水阳三宝里的三宝指的是 水阳干子、鸭脚包、鸭翅 。也不知道是哪位厨师的脑洞,把这三样东西烩在一起,做成一锅煲,乍一看有点桐乡煲的意思。
干子、鸭翅这两样常见,但鸭脚包可就神奇了。每个腌制过的鸭脚中间都得再裹上鸭心,外面还要用鸭肠缠绕。经过一番炖煮后,胶质感鸭脚、紧实的鸭心和弹脆的鸭肠就能一口吃到,越嚼越香。
推荐店铺:
又见炊烟私房菜 在敬亭山附近,店里环境很好,菜的出品稳定,不太会踩雷。
麻辣粉丝
@朱很瘦!
外地人第一次看到麻辣粉丝多少有些疑惑,这不就是砂锅粉丝嘛,能有多好吃。其实宣城麻辣粉丝的关键在于 各家秘制的汤底 。把各种蔬菜加上秘制汤底在砂锅里煨煮一定时间后,再加进粉丝煨煮些许时间,这样粉丝才能煮得软软的,吸饱了汤汁,那真叫一个透鲜!
吃麻辣粉丝的话, 兰花干子 也一定要点上一份。卤得入味的兰花干子再浸上汤汁,用牙轻轻一扯卷入嘴里,甚至还会飙汁 !
@朱很瘦!
要是问宣城人,麻辣粉丝该去哪吃,大概率他们都会推荐你去 广播大院 ,那儿的麻辣粉丝店可以说是神仙打架了,就连店名都很有意思。
推荐店铺:
阿庆家 这家九几年就开始做麻辣粉丝了,不少宣城人都是从小吃到大。
老印象粉丝 口碑老店,在广播大院附近,听说老板脾气不是很好。
添口福麻辣粉丝 算是宣城麻辣粉丝店里的扛把子了,店里的环境很干净,味道会偏咸些。
205大肉面
第一次听到205大肉面的朋友可能多少有点摸不着头脑,这205是什么意思啊。其实是因为以前在205国道当涂段有家面馆做的大肉面味道很在线,它家的客人主要都是路上跑车人,205大肉面的名声也就在皖南地区传开了。
一碗地道的大肉面,里面的 猪五花要先卤制再红烧 ,而且一定得把握好火候,保证吃起来的口感是似烂非烂的那种。你说这么一块猪五花直接拿来做成浇头面,能不香嘛 !
推荐店铺:
丁师傅205老面馆 生意很好,一到饭点就要排很长的队,它家的五花肉面+兰花干子是标配。
小菜面
什么是小菜面?你可以理解成 小菜自助的汤面 ,算是宣城特有的一种吃面的形式。一般在宣城的面店里点上一份不过10块的素面后,桌上的小菜就能免费加。
@清白之年
原本我以为可能就是榨菜那类的小菜意思下,没想到这小菜既有小炒也有凉拌卤菜,跟生怕你饿着似的妈妈,用各种食材做出了一大桌小菜哄着你吃。
@宝嗝阿姨
这么多小菜做成浇头盖在劲道爽滑的宽面上,即使再没有胃口,你也没理由拒绝这样一碗小菜面。
@嗨吃胡喝
推荐店铺:
胖大妈辣面条 几十年的老店了,不少老客是看着它从当年的路边摊变成了如今的门店。
0759老面馆 店里的小菜选择很多,住附近的居民常来它家要一碗小菜面当早餐。
炒面
虽说炒面全国哪都有,但对宣城人来说,其他城市的炒面跟宣城比就都差点意思。宣城的炒面在炒之前是要先经过蒸锅蒸上一道,然后再配上 海带、洋葱、青菜和肉丝 一顿大火爆炒,这样炒出来的面才能油润脆爽,带着锅气。
@高大C
还记得我的宣城朋友说去外地上学后才知道原来不是所有炒面里都有海带的。 一份有海带的炒面和一大杯赤豆酒酿对宣城人来说,是到家了的标志。
@固执的小香蕉
推荐店铺:
三子排挡 开在小巷子里,环境就是苍蝇小馆,但味道绝对让人服气。
双桥老街炒面 | 开了20多年的老店了,附近的居民都知道它家,时不时就去吃上一碗。
宁国粑粑
不得不说“粑粑”这个词真的好神奇,各地对它的理解都不同。之前在恩施吃到的苞谷粑粑类似于玉米味的发糕,而宣城的宁国粑粑形态是馅饼那样的。
@Zn小锌
宁国粑粑可以说是包万物,腌菜、豇豆、萝卜、豆腐干、笋子、南瓜、韭菜......统统都能包,甚至还能灌鸡蛋进去,当然, 最经典的还得是腌菜肉馅。
@念念echo
刚煎好的宁国粑粑,趁热吃的话,外皮带点脆但又韧韧的,再加上油润咸香的内馅,吃完一个后,绝对还想回头再来一个。
推荐店铺:
西林小区粑粑 一般粑粑店都是做早上的生意,但这家下午四点多也还开门的,起床困难户可以吃它家。
陈记宁国眼镜胖子粑粑 它家的粑粑皮薄馅多,口味会偏辣。
向阳新村北门粑粑 这家的粑粑里还会加梅干菜,口感层次更丰富些。
///
最近杭州的阴雨天总算过去了,太阳出来后,心情也变得明媚了不少。要不是疫情的话,大家也都在规划踏青的行程了吧。希望看完这篇宣城的介绍后,你会想把宣城列入你的周末游目的地里 !
/交通指南/
/住宿推荐/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