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说世界旅游产业发展模式有两种形式:一是经济的发展促进旅游的发展;二是旅游的发展拉动经济的发展。
我们中国最初的改革开放是旅游的发展拉动经济的发展:
发达国家各阶段的旅游市场需求特征:发达国家的四阶段,第一是工业发展初期,旅游业还没有形成;第二是中等工业化国家,这是社会大众旅游初步形成;第三是高等工业化阶段,富裕的中产阶层成为国内大众旅游消费的主流,休闲度假旅游初步形成;第四是后工业发展阶段,休闲的度假旅游是为生活品质的重要部分。
中国社会的旅游发展阶段历时三十余年,包括我们在发展过程中,有什么样的创新。改革开放初期,国内的旅游产业采取的是TPE的模式,以经济发展为主,把旅游发展作为资本积累,即旅游创汇,扩大就业与脱贫致富的手段,这时的市场主要是围绕吸引与服务于国际入境、观光旅游,也是我们涉外旅游景区景点、引进国际品牌,学习与吸收国际经验阶段。
第二阶段是90年代初期到1997年,TPE与EPT并进阶段,观光旅游发展迅猛,国际入境不单单是观光,还有商务考察,洽谈贸易,入境商务旅游市场逐步形成,国内商务旅游与社会大众化旅游观光的现象初步形成。这一年,我们实习一周五天的工作制。这时,产业开始形成创新的业态,经济型酒店的业态也初步出现,1995年锦江之星成立,也出现度假村、主题公园、会展中心,91年355美金人均GDP,到了97年是775美金人均GDP。98年亚洲金融危机,到2007年,我们国家采取EPT模式,以发展旅游拉动内需,国内旅游也成为国内重点发展产业,人均1000美元,大众化的观光旅游爆发,经济型酒店在此阶段蓬勃发展。当时还有些人认为经济型酒店不属于酒店类的。加入WTO及世博申报成功,国际入境与商务旅游非常旺盛,出现很多大型世界500强进入中国,在这一阶段出现服务式公寓,当时也没有人认为服务式公寓是属于酒店的,国际酒店管理集团在02年以后大批进入。到06年,人均GDP达到2000美金,旅游的形态向休闲旅游转化,07年黄金周的改革,同年也出台了职工带薪休假的条例,这时休闲旅游设施,城郊田园、农家乐、主题公园、度假类的酒店、旅游电子商务取得蓬勃的发展,这也是我们这个阶段的发展创新,以满足我们市场的需求。现在我们休闲度假已经成熟了,旅游度假区的打造,旅游地产起着很大的作用,通过旅游地产的形式来打造度假区,旅游地产要满足旅游休闲的功能,旅游地产的形成,旅游与地产之间的关系,所以不能排斥旅游地产,旅游地产的产品特征,属性,如投资性,休闲度假特性,百姓有钱后,会考虑钱生钱。传统的行业,钢铁、汽车、能源都在进入,因转型升级,这些行业都进入。
所以说旅游产业渐入黄金时期,休闲度假时代来临。
休闲地产顺势而起:
当旅游休闲成为一种广为接受的生活方式,休闲度假地产的出现就成为必然。
著名地产战略策划大师王志纲指出:中国正在进入到一个休闲大时代,旅游休闲产业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旅游休闲产业的发展带来休闲度假地产迅速升温。
据了解,早期的度假地产主要以旅游景区、旅游住宅和酒店为依托形成的地产开发。从单纯的观光转向休闲度假,早期的旅游地产也开始转向休闲度假地产,从单一的主题公园和海边度假区到完整意义上的大型旅游休闲社区,旅游(休闲)培训基地、会议中心、产权酒店、分时度假酒店、养老型酒店公寓、海景住宅、国际休闲度假中心、酒店公寓等相关产品也应运而生。
其中,深圳华侨城运作的“华侨城系列”,今典集团运作的“红树林系列”,都是将休闲度假和地产密切结合的项目。目前正在热销的华银地产的天鹅湖项目、星耀投资在天津开发的星耀五洲项目、绿地在天津蓟县开发的盘龙谷项目等,都体现了休闲度假地产这一趋势。
新政助推休闲度假地产:
正进行得如火如荼的地产新政,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北京楼市的投资和投机性需求,除刚性需求外,改善型需求、投资需求、返乡需求和休闲度假需求都需要寻找新的突破口,其中外埠及国际的景观地产项目就成为重要选择。
北京云集了来自国内外的精英人士,购房、投资需求旺盛。仅去年北京市商品房成交额就高达3819.6亿元。预计今年将减少60%,将有超过2200亿元资金流向其他投资渠道。
有业内人士分析,以股市现状来看,并不是投资的首选渠道。黄金市场作为楼市撤退资金的又一投资入口,由于其市场升值缓慢且涨幅有限,也无法成为楼市热钱输出的主流渠道。度假地产项目虽然也同样遭受调控,但由于供应不受限、需求增长、政策支持,其下跌空间小,升值潜力看涨,将成市场资金角逐的“战场”。
因此,北京楼市的“挤出效应”将为拥有独特景观资源的宜居度假城市输送庞大的购买力。
旅游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百度知道
新型旅游接待业务管理给我们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展开
执业律师小唐
财经观察员
律师
咨询成为第5827位粉丝
新型旅游接待业务管理更便捷,更贴心,更定制化。
以前,对于我们来说,旅游就是跟团游,所谓的跟团游,就是上车睡觉下车拍照,xxx到此一游,都是这种形式而已,旅游只是一个从自己活腻的地方去到一个别人活腻的地方啊。但是新型旅游接待业务就完全打破了这一尴尬局面,各种小型游,自助游,半自助游可以说应有尽有,服务也很好。这样旅游就成了旅行,真正丰富了自己也充实了人生!
新型旅游接待经营模式相对于传统旅行社组团,微信应用广泛且朋友圈里大多都是生活中的熟人或朋友,由个人在微信群里发起一次自助旅游,很容易一呼百应。且自发形成的“微信组团旅游”多实行AA制,不带盈利性质,不仅价格相对便宜,而且颇为灵活多样,因此在大众旅游市场上越来越火爆。但随之而来的是部分个人或组织把微信群或朋友圈当成了非法经营牟利的旅游平台,对旅游者的人身财产安全和旅游市场正常经营秩序造成了较大的危害。
在大众旅游时代,有效管理好利用微信等社交平台从事旅游经营业务的行为,要做到几个方面:从主管部门角度来讲,要创新旅游综合管理机制,切实加强旅游警察、旅游市场监管、旅游法庭、旅游质监执法等工作和队伍建设,严惩不法经营行为,进一步规范网络旅游经营秩序,做好出游风险提示等信息。
中国旅行社数量持续增长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尽管2020年以来疫情对于旅游行业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但是中国旅行社数量从2019年的不到3.9万家,持续增长至2021年的4.24万家,较2020年增长4.3%。
中国旅行社从业人员数量持续下降
和旅行社数量不断增长不同,2019-2021年中国旅行社从业人员数量不断下降,从2019年的41.59万人下降至2021年的27.88万人,2021年较2020年下降13.55%。
2021年中国国内旅游总人次同比增长12.8%
2021年中国国内旅游总人次为32.46亿,同比增长12.8%,但是依然远低于疫情前2019年的59.01亿,仅恢复至2019年的54.0%。2021年,城镇居民国内旅游23.42亿人次,增长13.4%;农村居民国内旅游9.04亿人次,增长11.1%。
2021年中国国内旅游总消费增长31%
2021年中国国内旅游总消费收入为2.92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31.0%,但是远低于2019年的5.73万亿元。2021年,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总消费2.36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31.6%;农村居民旅游总消费0.55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28.4%。
2021年中国在线旅游交易额达1.47万亿元
根据Fastdata极数数据,2021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开始复苏,2021年全年交易额为1.47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34.9%,但是依然没有恢复至2019年的水平。
综上所述,疫情发生以来中国旅行社数量不降反增,但是旅行社从业人员持续下降。从2021年国内旅游总人次和总消费等数据看,行业出现复苏迹象。2021年中国国内旅游总人次为32.46亿,同比增长12.8%;旅游总消费达到2.92万亿,同比增长31.0%;在线旅游交易额达到1.47万亿,同比增长34.9%。
——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旅游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