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扬州著名的寺庙,大明寺,历史悠久,宗教文化底蕴深厚。整个建筑布局合理,气势恢宏。中部是主要的寺庙建筑,东边是齐灵塔,西边是花园式的后花园。它吸引了许多历史名人参观并留下了著名的诗歌。
大明寺
整个大明寺分为三部分,中部是主庙建筑,东部是齐灵塔,西部是花园式的后花园。最著名的寺庙是齐灵塔,里面供奉着释迦牟尼的遗物,李白和白居易都曾在船上赋诗。从塔顶可以俯瞰大明寺和瘦西湖及扬州城的景色。每年的12月31日,都会有“敲钟迎新年”的活动。每逢菩萨的生日、纪念日,都会在大明寺举行法会。具体法会及举办日期详见官网。
景点介绍
平山堂
屏山堂位于大明寺西侧的“老仙堂”,由屏山堂、谷林堂、欧阳寺三部分组成,自南向北依次排列。屏山大厅里陈列着古董家具。平山堂东影楼现为鉴真书画院办公室,西影楼为客堂,南面有一院落,为清代春台旧址。
平塘建在南面,五槛七梁,坚硬的山顶,西南有滚棚,北面有短廊与古林塘相连。大殿北檐下有“远山来平此殿”的匾额。
释迦牟尼殿
大雄宝殿是大明寺最重要的大殿。气势恢宏,气势磅礴。有一条通往正殿的地道,地道之间摆放着一尊保定像。保定是一座三条腿、两层楼的六角形宝塔,矗立在花岗岩雕刻的莲花基座上。宝鼎正面镌刻“大明寺”,背面镌刻“万年宝鼎”,并镌刻“八十一年辛酉秋方丈能勤,僧立二阶”。
屋顶歇于山顶,三重檐,灰瓦顶,缺花脊。楼顶嵌有一面镜子,正面刻有“风调雨顺”字样,背面刻有“国泰民安”字样。
麒麟塔
七灵塔共九层,建于隋仁寿元年(601)。唐代诗人李白、高适、刘长卿、江口涣、陈润、刘禹锡、白居易等都登上了它,他们留下了不朽的诗篇,反映了被称为“中国最壮丽的人”和高耸入云的齐灵塔的雄伟精神。
奇塔寺塔身方形,底平面22m22m,面积484m2。九级宝塔放在2.50米高的桩帽上,下面是深达4米的地宫。新建的齐灵塔雄伟壮观,在青杨城墙的很多地方都可以远远地看到九级宝塔的魅力。游览大明寺时,你会在大雄宝殿门廊的东弯处发现一条通道。进了通道就可以到齐灵塔前面了。塔尖刺入云端,塔身第三层悬挂着一块蓝底金字的“齐灵塔”长方形牌匾。每座宝塔四角的飞檐下,都挂着风铃,微风吹过,叮当作响,与宝塔传来的梵音融为一体。
欧阳慈
欧阳寺又名欧阳文忠寺、六一寺,位于古林堂北面。欧阳寺建在南面,五槛九梁,方梁方柱,单檐歇山顶,房间北侧两侧为落地盖,东、南、西、北四面有滚棚,方柱24根,规模宏大,规模巨大。
扬州大明寺景点介绍如下:大明寺,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区西北郊,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大明寺,因初建于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年间(457—464年)而得名。1500余年来,寺名多有变化,如隋代称“栖灵寺”、“西寺”,唐末称“秤平”等。
清代,因讳“大明”二字,一度沿称“栖灵寺”,乾隆三十年皇帝亲笔题书“敕题法净寺”。1980年,大明寺恢复原名。2002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据《旧五代史》载,公元887年,庐州刺史杨行密与宣州刺史秦彦对战时,在此扎营。
文物遗存:
山门外东偏壁上,面南嵌着一方石刻,上有擘窠书“淮东第一观”五字。此碑石立于清雍正年间,由扬州知府高士钥提议,用宋代著名诗人秦少游赞颂大明寺景观的句意书刻,字由金坛书法家蒋衡书字。北宋时,扬州属淮南东路辖区,著名文学家苏辙(子由)与秦观(少游)畅游大明寺,作诗唱和。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大明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