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内有哪些好玩的景点?

汕头内有哪些好玩的景点?

hexiexb 2025-04-22 生活百科 39 次浏览 0个评论

礐石风景名胜区:

汕头内有哪些好玩的景点?

潮汕地区首批国家AAAA级旅游区,广东省首批省级风景名胜区,汕头八景之首,总面积20.77平方公里,与北市区隔海相望。是一个海湾环抱,以"山、海、石、洞"为景观特色具有亚热带风光的天然风景名胜区。区内陆域面积13.47平方公里,大小峰峦43座,具有"雄、奇、秀、幽"特点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区内有誉为天下第一花岗岩奇石洞的垂虹洞, 有怪石嶙峋,集欣赏和海蚀地貌研究价值的海角石林奇观;以及各种古树名木、乡土珍奇植物。

南澳海岛生态旅游区:

地处粤东海面,是广东唯一的海岛县,由主岛和周边22个小岛组成,面积112平方公里。南澳丰富的旅游资源具"海、山、史、庙"立体交叉的特色。海是南澳风景的灵魂,有自然资源组合相当完美的青澳省级旅游度假区、有猎屿湾万亩生态海水养殖区、有全国唯一海岛国家森林公园和有"候鸟天堂"美称的广东省级候鸟保护区-乌屿、有全国唯一海岛总兵府。据测定,全岛空气洁净无污染,富含负离子,堪称一个"天然的大氧吧"。已开发了海洋生态旅游、森林生态旅游、滨海度假旅游等多条旅游线路,2002年被评为汕头新八景之一"瀛南翠色"。

中信汕头高尔夫俱乐部

中信汕头高尔夫俱乐部位于汕头市河浦区斧头的北麓 ,由世界著名的高尔夫球场设计师汤姆o皮尔逊设计,球场占地1868亩,为国际标准18洞72杆球场。果岭全部采用美国原装进口的老鹰草,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果岭全部采用此先进草种的球场。球场配套有豪华典雅、功能齐全的会所,为您提供至善至美的服务。中信高尔夫俱乐部已成功举办过"2002全国业余高尔夫球巡回赛暨亚运会选拔赛"和中国职业高尔夫联盟杯汕头精英赛等大型赛事,并联合中信度假村一道荣获国家AAAA级旅游区。

小公园是汕头这座百载商埠的发祥地,曾经孕育了最纯粹的商业文化,记录下许许多多汕头人的奋斗与拼搏。以小公园亭为中心的小公园街区,形成于上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1930年汕头建市后,在这一带接连开辟了多条马路,形成了一个繁荣的商业区。当年,这一带商贾云集,游人如鲫,而街头巷尾的潮曲、石雕、美食精点也与一栋栋别具一格的骑楼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生动鲜活的风土民俗画卷。

汕头大学

汕头大学是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广东省属综合大学,学校的建设与发展一直得到中央、广东省和汕头市的大力支持,得到著名爱国人士李嘉诚先生的鼎力资助。李嘉诚先生累计为学校捐资己达20亿港元。学校座落在风景秀丽的海滨城市汕头的北区。占地面积1.26平方公里,建筑总面积45.55万平方米。校园依山傍水,建筑风格优雅,被誉为“高校建筑之花”。

北回归线标志塔

北回归线是地球上北温带与热带的分界线,也就是北纬23°26′的纬线圈。北回归线横穿汕头,使汕头拥有了宜人的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年均气温21.3℃,冬暖夏凉。每年6月22日夏至,人们在北标塔便可看到“立竿不见影”的天文现象。在我国,北回归线东起台湾、过海峡经广东、广西、云南四省区,长达2000多公里,已建立北回归线标志塔8座,汕头北回归线标志塔便是其中之一。

沟南许地 沟南村位于汕头市区北郊,面积1.5平方公里,人口1800余人,距市中心只有7公里。古地名叫紫菔陇。全村皆姓许,先祖由中原许昌迁闽,进而入潮,至第十世许兆基及其四子许弘烈自潮州来此开基,繁衍七百载;传至十五世,脉分数支,一支留居本土,一支外迁广州,成为广州的名门望族。

沟南村许地自然景色迷人,人文资源底蕴丰厚。许氏家族在近代史上名贤辈出,如抗英功臣许祥光,辛亥革命元勋许崇智,学政名士许梦榜,革命先驱许倬,农民领袖许怀仁,鲁迅先生的夫人许广平,著名教育家、中山大学前校长许崇清等等。

沟南村有富丽堂皇的祠堂、古色古香的居民、巧夺天工的嵌瓷,是潮州传统建筑文化的瑰宝;沟南的农家宴闻名远近,狮头鹅、乌鱼以及无公害蔬菜,是不可错过的美食。

沟南许地民俗生态旅游区包括大门、购物区、展览参观区、田园生态区、民俗活动区以及教育实验区等旅游项目。

宋井

宋井,顾名思义,就是宋代就开掘的井。那是南宋末年,即公元1276年,元兵南下,南宋王朝撤离京城临安后,不断南逃,赵昰(音shi是)在福州被拥立为皇帝。以后又从海路南撤,在大臣张世杰、陆秀夫等护送下来到了南澳。就住在现在的澳前村一带,现在的澳前村岸边还保存着"太子楼遗址"。太子是指赵昺是端宗赵昰病死后继位的小皇帝。据说当时为饮用水之需,他们在澳前村一带挖了三口井,一为龙井,专供皇帝饮用;一为虎井,供大臣饮用;一为马井,供随从人员和士兵饮用。天长日久,三口井都被潮水和沙子掩盖了,有时又会显露出来。

“海上鱼村”位于深澳镇猎屿湾,北与饶平柘林镇隔海相望,猎屿、虎屿(又称塔屿)屹立为门户,湾内水域宽阔,风静浪平,是养殖的天然海湾。这里既是古时深澳的重要屏障,同时又是扼守闽粤航路,海上丝绸之路的要津,也是闻名遐迩的海上古战场,民族英雄戚继光、郑成功、刘永福、俞大猷等先后在这里写下了抗击外来侵略和收复台湾的不朽篇章。昔日战火连天的海域,如今成了鱼欢虾跃的蓝色牧场。一格格养殖网箱,一片片紫菜竹架、一笼笼珍珠贝、一串串翡翠贻贝、太平洋牡蛎生机勃勃。那大片海滩涂,人们耕海筑起了万亩海水养殖基地,已经形成以石斑鱼、鲍鱼、珍珠、紫菜、对虾、贝类等名贵海鲜为主的“聚宝盆“。

总兵府

总兵府是明清时代的称呼,是南澳总兵的衙署,位于深澳镇大衙口。最初建于明朝万历四年(1576年),是当时的南澳副总兵晏继芳建造的。万历九年,副总兵侯继高增建总兵府的后楼,成为一个完整的总兵衙署。以后历经多次修缮。现在的建筑是1983年重新修建的。由于南澳岛地处东南沿海要冲,介于粤东与闽南之间,是军事要地,封建统治者怕这里拥兵自重,所以一个小小海岛竟划分由广东和福建共管。中间由雄镇关做为分界线。明清时海禁很严,朝廷限制愈厉害,民间走私活动愈猖獗。加上外有倭寇的侵扰,内有海盗盘踞,朝廷派驻的士兵越来越多,南澳的规格也逐步升级,最后成为管制闽粤台的重要军事基地。

陈慈黉故居

由著名旅外侨胞陈黉利家族兴建而成,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善居室”历时近半个世纪还未最后竣工。建筑风格中西合璧,以传统的“驷马拖车”糅合西式洋楼,点缀亭台楼阁,通廊天桥,萦回曲折。至今,石木雕刻、琉瓦泥塑等图案精美如新,既高雅大方又富丽堂皇,进之如入迷宫,乐而忘返。被誉为“岭南第一侨宅”、“南国大观园”,是广东省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新近被评为汕头八景之———“黉院惠风

澄海—“红头船”精神代代扬

澄海是汕头经济特区东翼的一个新兴城市。

一提起澄海,人们会自然地想起昔年的"红头船"。

在清代中叶,汕头开埠之前,这里被誉为"潮郡噤喉",是粤东地区对外贸易的"通洋总汇"。

在澄海的樟林港,对外通商的红头船云集,粤东和闽南的先民一批又一批乘坐红头船飘洋过海,经商谋生,繁盛时间超过一个世纪。

澄海是红头船的发祥地,对澄海人及澄藉侨胞来说,"红头船"既是苦涩的回味,又是美好的向往;既是万千赤子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桥梁,又是海内外潮人团结的纽带。

"红头船"所展示的"团结、拼搏、拓展、创新"的时代内涵,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是催人奋进的一种精神!

澄海,位于粤东韩江下游出海口,濒临南海,毗邻港澳,海岸线总长66.9公里,全区分设15个镇(街道),总面积402.5平方公里,人口86万,是广东省乃至全国人口密度最高的县份之一。

旅居海外华侨及台、港、澳同胞68万人,是广东省的著名侨乡。

澄海藉华侨的足迹遍及世界五大洲30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出类拨萃的有爱国华侨蚁光炎等,还有崛起于19世纪中叶、历经百余年而不衰、享誉潮汕和国外的华侨陈慈黉大家族,以及蜚声东南亚、创办多元化跨国集团企业"正大集团"的华侨谢易初大家族。

多年来,他们远跋重洋四海创业,为旅居地的繁荣发展作出贡献;他们热爱祖藉故土,为家乡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无私奉献,把满腔的报国之志和思乡之情倾注在支援家乡建设大业上,为祖国和家乡的繁荣兴旺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澄海人杰地灵,山川毓秀,人文蔚起,俊才辈出,素有"海滨邹鲁"和"文化之乡"之称。

先后被广东省人民 *** 和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广东省文化先进县(市)"和“全国文化先进市”。

在澄海这块土地上,出现了著名学者黄际遇、吴贯因、杜国庠、王鼎新,以及著名作家秦牧,著名美术教育家王远勃,雕塑家唐大禧版画家许钦松,著名戏剧家侯枫,现代文学家林山,潮剧表演艺术家洪妙、姚璇秋等。

澄海有着文化积淀深厚、社会能人众多和市民知识层次较高的人文优势。

此外,优越的自然环境,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物产资源和旅游资源,以及众多的海外侨胞,等等。

所有这些,都是振兴澄海经济的有利条件。

勤劳勇敢的澄海人,依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的富民政策,抓住改革开放的机遇,群策群力,发扬祖辈相传的"红头船"精神,拼搏奋进。

他们绘制了切合实际的宏伟蓝图,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取得了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成就。

在世纪之交,新一代的"红头船"故乡子民,在区委区 *** 带领下,响亮地提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努力把澄海建设成为文明富裕的现代化海滨城市。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在跨进新世纪之后,澄海人民将充分发挥特有的区位优势、侨乡优势和人文优势,掀起一场更加波澜壮阔的现代化建设新 *** ,秦响一曲曲动人的凯歌!

"三高"农业如日中天。

澄海素以水稻高产、"种田如绣花"名播遐迩。

在迈向工业化的进程中,澄海农业并没有却步、没有萎缩,而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全区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日趋完善,土地资源保护良好;扶贫工作长足发展;农田水利基本形成"排得出、灌得上、降得下"的网络;江海堤围建设不断加强。

1989年,澄海区摘取了全国第一个双季水稻年亩产超1000公斤的"吨谷县"桂冠,此后又连续12年保持"吨谷县"称号。

全区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促进农业生产不断上规模上水平,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00年全区蔬菜、禽畜、水产、水果"四大基地"总收入30亿元,比1995年增长了2.7倍。

涌现了樟林林檎、董坑草莓、柴井韭菜、上巷反季节蔬菜等一批"一村一品"的生产基地。

新溪镇的新溪珍珠养殖场是世界首家淡水有核珍珠养殖基地。

农村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农民生活蒸蒸日上,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发的新气象。

投资环境日新月异。

全区交通、能源、通信、供水等各项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发展较快,投资环境更加优化完善。

国道324线贯穿全境,镇镇村村铺设水泥路面,国道、省道、市道、村道交织成网。

公路密度达到91.3/百平方公里,居全省先进水平。

位于汕头市境内的汕头机场,已开通国际国内航线36条,毗邻的广梅汕铁路和广深、深汕高速公路先后通车,使你顿感"天涯若毗邻"。

莱芜码头开通了香港、澳门及国内沿海港口城市货运航班。

城乡水电供应充足。

拥有1座220千伏输变电站和5座110千伏输变电站以及装机容量7.5万千瓦的长海火力发电厂,年总供电能力达8.5亿千瓦时;自来水日供水量24万吨,保证了工农业用水和居民饮用水需要。

程控电话装机容量21万门,移动电话11.8万户,每百人拥有电话机19.97部。

外砂海关及与之相配套的商品检验、卫生检疫、动植物检疫、边防检查等和港澳货运车辆查验场,为货物进出口提供优质服务。

1998年澄海投资环境已跻身于全国百佳县(市)的先进行列。

工业经济不断壮大。

近年来,全区不断调整和优化工业布局,企业体制改革紧紧跟上,引进了一大批国内外先进技术设备,生产规模逐步扩大,技术档次逐步提高。

全区拥有工业企业近7000家,从业人数20多万人,已初步形成工艺玩具、塑料制品、毛织服装、轻工机械、食品加工、装饰建材等为主的轻型和外向为特点的工业新格局。

外向型经济迅速发展。

20年来,澄海充分发挥侨乡优势,以侨引侨,以客引客,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累计近10亿美元,现有三资企业发展到501家;外贸进出口总值累计25亿美元。

精神文明跃上新高。

澄海区在加快经济发展同时,花大力气抓好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开展创建文明城市、卫生城市的活动,正在向建设文明富有的海滨新城市的目标迈进。

"扬文明新风,建现代澄海"主题活动在城市广泛兴起。

创建"安全文明小区"、创建"五好管理区"、创建"文明窗口"、"文明家庭"和"美在农家"的竞赛活动蓬勃发展;"帮百村、联千户、结万对"和"访贫问苦送温暖"、"情系老区献爱心"等活动盛况空前。

幼儿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全面发展;体育活动、健身运动龙腾虎跃;版画、灯谜、潮乐、古筝、文学、书法、动物舞蹈等文化艺术群芳斗艳;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事业有声有色,宣传效果不断增强。

澄海区先后被评为"全国体育先进市"、"全国文化先进市"、"全国广播电视先进市"。

澄海区十分重视社会政治的稳定。

为确保群众安居乐业,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全区建立群防群治机制,公安干警坚持日夜巡逻伏哨,铸警魂,显警威。

区公安局连续五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公安局"。

澄海--"红头船"的发祥地,正以崭新的形象,弘扬"红头船"精神,同心同德,努力拼搏,奋勇前进。

聪明、勇敢和善于开拓的澄海人民,必将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中创造出无愧于先辈的新业绩,谱写出更加光辉灿烂的历史新篇章!

樟林古港

樟林古港位于东里镇樟林东南面,是清乾隆至咸丰年间粤东重要对外贸易港口,以及沿海客货运输的集散地。

...

郑皇故里旅游区

1985年,重修郑信衣冠墓,现墓地为0.2公顷,有三进石台阶,配以混凝士结构的风雅栏杆,使墓地成为整院。

...

3

塔山古寺

“山无塔以塔名亦异,有石似塔,故名”。

塔山位于澄海区莲上镇,交通方便,终年常绿,四季如春。

...

4

莲花山温泉度假村

莲花山温泉度假村位于澄海区莲华镇境内的莲花山南麓,是潮(洲)、澄(海)、饶(平)的交汇点。

...

5

莱芜岛海滨旅游度假区

莱芜岛海滨旅游度假区距市区约10公里,整个岛面积仅1.42平方公里,远望宛若神女卧波,仰天舒躺,故民间素有“向天美人”的美称。

莱芜岛双峰匀称,犹如神女丰满的胸脯,故又俗称“ *** 山”,“奶蓬山”。

岛上有1座古堡,是明清屯兵哨所遗址,已划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6

陈慈黉故居

陈慈黉故居 始建于清朝宣统二年,历时近半个世纪,集陈家几代人的心血。

...

7

樟林天后圣母庙

樟林乡的天后圣母庙,是潮汕地区规模最大的一座天后庙宇。

庙宇落成,碑石林立。

这时的天后圣母庙变得十分宏丽,名冠潮汕。

庙宇为皇宫式建筑,红墙朱瓦,金碧辉煌。

门前是广场,场前是照壁,绘红日澄波,瑞彩炫目,有二尊高大的灰狮,雄踞场中,两傍旗杆冲天而起。

入...

8

神山胜景

神山位于澄海市区澄华街道冠山居委辖区内。

据县志记载:神山高十一丈,周围七百余步。

山虽不高,但峰壑峭立,树木争荣,风景秀丽。

澄海置县之初,邑地末城。

明隆庆二年(1568年)蔡楠任知县期间,择冠山作议政之所。

并依其天然地势,或建或辟,筑碑刻字,以...

西塘幽翠

潮之名园“西塘”,始建于嘉庆四年(1799),有凉亭、书屋。

至光绪年间,为南社洪家购得,延师按苏州园林式样扩建。

虽亩余,亭榭楼阁,假山莲池,客厅书房,园林花木莫不具备。

跨入“西塘”外门,走过绿竹成行的池堤,下广埕,可见大门,门匾上刻“西塘”二字,边款...

10

郑信衣冠墓

郑信衣冠墓位于市区北面的上华镇华富村。

郑信,又名郑昭。

其父郑镛,原为澄海华富村人,于清康熙年间乘红头船到暹逻(今泰国),后娶暹女洛央为妻,1734年生下郑信。

不久,郑镛去世。

郑信后被财政大臣坡耶节基收为义子,13岁进入宫廷,初任侍卫,后升至侯王。

当缅军...

11

黉利故居

黉利故居,位于澄海市隆都镇前美管理区,为旅泰华侨巨商、著名航海家、实业家陈慈黉(1847-1921)于清末民初置建,该祖居总占地25400平方米,建筑面积16000平方米,包括郎中第、善居室、寿康里和三庐4个各具特色的单元,共有房413间,厅93间,形成规模宏大、中西结...

12

寨城旧迹

樟林在历史上,称过樟林村、樟林镇、樟林埠、樟林市,也曾称为樟林寨、樟林寨城、樟林区、樟林乡。

如康熙七年,澄海县展复之后,署县事通判阎厅英修樟林石城。

称为“樟林寨城”在原“樟林寨”之中。

“樟林寨”周长八百丈零五尽,环植榕树,但不久寨为寇盗所毁。

现据...

13

虎丘丹砂

在莲下镇程洋岗东面的虎丘山摩崖石刻,是澄海历代志书都予收编的景点、著名的石刻。

有宋代的”建炎大道”(宋皇朝建炎二年兵卒疆巡俭书),明代的“第一山”,“凤鸣歧冈”(明代名人杨任斯墨迹)等。

虎丘山又称歧陇,凤山,高250米,周围1000米,因形似蹲虎,与苏...

14

莲花山温泉旅游度假区

莲花山位于澄海,饶平,潮州接壤处,距市区约14公里;莲花山脉揽东西面的大月山,夹峰山绵延至闽,赣两省,面积约800平方公里。

莲花山因其山势雄伟,主峰挺拔,层层环拱宛出水莲花而得名。

主峰位于澄海境内,海拔562米,与隔海之南澳岛笔架山对峙,为汕头市面上境地...

15

莲峰灵秀

莲峰灵秀——莲花山位于境北的潮澄饶交界处,五峰挺,高压诸山,从远处眺望,宛如—朵秀丽莲花含苞欲。

早春曙照,晨雾缥渺;夏雨新晴,白云缭绕,莲峰似出水芙蓉,雪肌玉质,芳颜微露,号称“一郡之文”。

山上还有陈吊王兄妹抗元时所建的石龙 寨;山下“碧沙温泉”...

16

南峙探古

南峙山位于澄海境内中部,昔时称“南畸山”,因山上遗有古先民母系氏族祭天的残迹而得名,很有考古价值。

宋绍兴二年(1132年)于山麓建有“塔山寺”,因山有石似塔而得名。

后历经沧桑几度兴废,1986年由海内外乡贤竭诚襄助重建。

现古寺依山临水,占地4000平方米,山...

秀夫宅第

秀夫宅第位于澄海市中心城区“港口”管理区。

南宋末年,宋朝文武名官陈宜中、陆秀夫、张世杰、文天样等在福州拥立宋帝只。

陆秀夫因与陈宜中政见不同,于景炎元年5月被贬来潮,携家眷住于辟望港口(今澄城镇)原潮州知州蔡磐溪的宅第。

陆还在郭厝巷杨厝大院内设教馆...

18

黄氏家第

黄氏家第也称状元先生第,位于隆都镇陇美村。

该第系明嘉靖年间潮州状元林大钦请旨为其老师黄石庵所敕建的。

全第为硬山顶三进土木结构,造型精巧雅致。

大门石匾刻“黄氏家第”四字,落款“门人林大钦题”,门联“状元先生第,进士世范家”,均为林大钦手书。

该第现为...

19

塔山风景区

塔山风景区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处,是汕头人郊游常选之地。

...

20

莱芜风景区

莱芜岛风景区 位于澄海南海滨...

21

冠山风景区

冠山风景区 位于上华镇内...

22

世界贝类陈列馆

位于隆都新溪...

23

郑王墓

位于上华镇华富村的乌鸦地上...

这么多,你老人家仔问的是哪一个?!

转载请注明来自和谐西部网,本文标题:《汕头内有哪些好玩的景点?》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39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