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二月初我有幸莅临了被称作世界文化遗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平遥古城。当眼前这座宏伟的城墙逾越过视野,我的眼球被这创世的杰作紧紧吸引住了。我不由得想起了丽江古城,这两种不同的风格在我脑海中形成了巨大的视觉差异,不由得感慨于中华文明的民族多样性。以前曾经翻阅过关于平遥古城的历史资料:平遥古城始建于西周,已有2700年的历史,是一座完全按照中国汉民族传统规划思想和布局程式修建的县级城市。古城占地2.25平方公里,共有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道蚰蜒巷,是完整的古城墙、古街巷、古店铺、古庙宇、古民居组成的大型古建筑群,中轴明显,布局左右对称,是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县城。古城内具有保护价值的传统四合院民居有3797处,其中400余处保存完整,基本保持了明清时期的民居风貌,是中国明、清时期县城的活标本。最惊心动魄的要数那座蜿蜒缩崛的城墙了,这显然是北方古代激烈战争史的印证。可以这么说,平遥古城的特点是以城墙最为明显,而丽江古城则是以小桥、流水、人家见长。
走进古城,这种严肃的街道布局也令人赞叹不已。听导游介绍,平遥古城是完全按照中国汉民族传统城市规划、布局、程式修建的县城,在封闭的城池内,以市楼为中心,有4大街、8小街及72条蜿蜒小巷交织一起,功能分明,布局有序。我们看到的这些民宅多建于明清时代,院落多为砖墙瓦顶四合院。普通人家多为木结构瓦房,单门独户,院内较窄小。这和具有纳西族文化特点的门前即渠、房后水巷的婉约街景是完全不同的。由此可见,形成这两种巨大的建筑反差是由于它们所处的地理因素影响的:一个是黄河流域的汉族文明,一个是长江流域的纳西族文明。
南丽江,北平遥。有幸这两座同样钟灵毓秀,同为旅游盛境的古城我都游览过。这两座城给了我太多把它们做比较的借口。
接着来到一个卖纪念品的商铺,且坐下拉店家细谈,最后得知平遥地租要比丽江便宜不少,相对消费低些,客流少些,但总的来说还不错。如果你在丽江拥有一间古城里的房屋,光是租金就相当于一个中产阶层的收入了。大概因为这样的原因,平遥古城的商业街要比丽江古城少的多。就说丽江的酒吧一条街吧,不过十步老宅新吧历历在目,尤其是在夜里莺歌燕舞、灯红酒绿。在这方面平遥就略显低调了。但是据介绍平遥有个“老平遥酒吧”, 这是平遥国际摄影大展的作品展区,云集中国、希腊、比利时、日本等各国大师佳作,很可能刚刚与你擦肩而过的就是马克·吕布之流。正所谓此处来宾皆鸿儒啊。
根据导游介绍,1997年平遥古城与丽江古城同时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但知名度差了许多。在客流量上,平遥与丽江可谓是平分秋色。但在管理战略上,却有很大差距。究其原因,从2001年举办摄影大展以来,平遥的人气节节攀升,游客流量连续6年保持了60%以上的增长,旅游收入也以年均60%的速度递增。所以开发旅游业应该是当前平遥古城的当务之急。听相关人员说:“平遥不缺游客,缺的是有眼光的战略投资者。”这种情况在丽江就很少了,在古城四方街一直向东大街辐射,两边的商店鳞次栉比,店中商品琳琅满目。
平遥古城中有一个特点就是,那里的导游很敬业。他们绞尽脑汁体现景点的特点,让游览者可以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就说和我在一起的导游阿姨吧,操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脖子上戴着耳麦,走到哪儿讲解到那儿。我还发现一个与丽江古城很大的区别,丽江有纳西族文化定点接待农户,并挂牌服务。而平遥却没有那样的特色服务。这就大大加重了平遥导游的负担。
在古城门口或在城里,有许多有关旅游线路及旅游景点搭配的宣传。根据当地特点,到平遥的旅游者多为当日游。为了充分开发和联系当地与周边旅游资源的的组合,平遥与灵石的王家大院、祁县的乔家和渠家大院融为一体,让游客住平遥,提供交通,观三县四点。
平遥为了进一步加快旅游业的发展,提高服务意识和办事效率,采取了很多措施。我在古城中随处可以到有关规范旅游行业管理行为的布告。比如,推行政务公开;加强旅游市场调查研究责任追究:对违反承诺的人和事,一经查实,严肃处理,坚决做到不遮丑、不护短、不姑息、让政府放心、让群众放心、让游客放心;实现旅游管理部门作风的有效转变、旅游行业的管理的有效规范、旅游行业队伍素质的有效提高、旅游服务质量的有效好转、游客和公众的满意度有效提高。
同样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平遥古城,在向世界推广宣传自己方面很有自己的特色。比如说,开展国际摄影大展、中国扑克文化博览、中国地方特色名优小吃美食(文化)节,其中最著名的当然是一年一度的国际摄影大展。这种通过开办多种文化交流活动而吸引游客的宣传方式是非常奏效的,每年到平遥的摄影爱好者及外国游客不绝如缕。就在今年不久的上个月,2009年1月18日,2009平遥中国年正式启动,这无疑又是平遥向世界打开古城形象窗口的行动。而在丽江,这种展现自己风采的机会少之又少,这方面可否向平遥借鉴?
古城里又一种吸引游客的方法就是游客参与活动环节。我去的时候正好是星期一,赶上了平遥县衙升堂。只闻一阵击鼓声,中断了游人的喧哗,一位衣衫破烂、手扶拐杖的老人出现在大堂。他的击鼓拉开了平遥县衙仿清升堂表演的帷幕。于是展开的是衙役县、太爷和老人的对话。除了这个活动据说还有“娶亲、帐房先生写汇票、票号招学徒”等与游客互动的活动。这种通过与游人互动的方式,可以加大对本地的宣传力度,这种宣传更加生动更加有说服力。丽江是个人杰地灵的美丽圣地,不是有句歌词么“秀色丽江,人在路上”,因此我心的方向,留在了这个地方,顺其自然的我选择了旅游管理这个专业。曾经在四方街、束河古镇和一群群陌生人手拉手,围绕着激情燃烧的生命之火,在脚下不停打跳着青春岁月,变化着生活节奏的步调。这就是很民族的东西,让人从不同的地域聚在一起,把不同的语言、肤色、文化渲染成一段和谐的画面——一群人为了和平、幸福祈求着。如果能在游客互动方面加大开发力度,开展各色各样的文化交流活动,这种民族吸引力会彰显出她更加独特的魅力!例如,在束河的打跳时间可以适当延长,满足游者更宽泛的旅游需求,赢得更多的“口碑效应”;现场导游或者协调人员可向游客传授一些关于东巴文字的识认方法和教授一些简单的纳西歌曲或舞蹈;还可以在一些固定的景点配备一些导游,把一些散客聚集成一团便于讲解和引导。这样可以调动游客的旅游热情和兴趣,有利于疏导提高旅游的服务质量、服务效率。云南山西是两个旅游大省,有很多潜在的旅游资源需要挖掘和开发利用,尤其做为一名在校学此专业的大学生,为地方的旅游业献计献策,是我们共同的责任,身在平遥心系丽江,两地携手,共铸辉煌。期待一同拥有世界级遗产桂冠的古城之间应该架起一座缩短距离的桥梁,携手共进,相互借鉴,在特色上做文章,坚信古城的明天会更好
平遥古城是目前我国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古城,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了。下面请欣赏我为大家带来介绍平遥古城的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介绍平遥古城的作文1今天下午,我们一家三口,来到平遥古城游玩!
来到古城后,我们一家三口买了票,便兴致勃勃的来到古城门口,我发现地上有许多小坑,爸爸便给我和妈妈讲,以前车马经常经过古城门口,由于车马频繁,所以才形成了这么多的车轴印。
进入古城,我们便爬上了城楼。从上往下看,有一个四方城,叫“瓮城”。瓮城有两个作用。爸爸又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叫“翁中捉鳖”:在战争时期,当敌人进入城门后,我方便将前后的城门一关,便向城下放箭或是投石头,将敌人消灭。还有一个意思:是为了不让雨水流出城外,故用来蓄水。
从城楼下来,我们便来到便来到平遥县衙——是古代县太爷办公的地方。进去后,爸爸便指着一个上面红,下面黑的东西说:“这简称板子,又叫水火棍”虽说水火无情,但打起来却很有情。比如,打你这个人认识你,和你关系好,他便用宽的地方打你,虽然声音大,但不痛;如果他不认识你,与你关系不好,便用细的地方打,虽然声音小,但很痛。听了爸爸的话,我受益匪浅。
接着,我们便来到了古城当时最繁华的一条街——南大街,这里有工艺品、博物馆、服装店、小吃店......
我们来到“日升昌”名称取自“如日初升,繁荣昌盛”之意。“日升昌”三字便成了“日日升日日”讨个好彩头。“日升昌”是中国民族银行的开山鼻祖。
最后,我们来到了一个有阁楼的地方,以前的人,只要是女的,一生出来,就必须进阁楼,不能去大街上玩,直到出嫁,才能出阁楼。阁楼挺大,但只有两个人住:一个丫环,一个**。**整天在家里弹琴......
半天的时间,一转眼过去了,回家的时候,我恋恋不舍的看了一眼那坚固的城墙,我的心里,顿时思绪万千!
介绍平遥古城的作文2平遥古城是一座很古老的城堡,四周用高高的城墙围着。它里面的七十二条胡同,而且每条胡同都十分相似,是一个走进来,有可能找不着出口的地方。
头天晚上我们就住在古城里,吃的是当地的小吃,睡的是北方特色的炕。早晨我们早早起了床,坐着电瓶车去参观古城的古老建筑。首先是沿着城墙上去走一圈,从上往下看整个古城。据导游介绍古城又名“龟城”整座城的形状就象一只爬行的乌龟。南门是*头,北门是龟尾,东西四座城门是乌龟的四肢,那七十二条胡同就是龟壳的图案。
古城的西大街有一座叫“日升昌行”,它就是中国的第一家私人银行,最早的银票就是在这里发行的。还参观了县衙,里面有真人表演当时的县太爷断案。表演者都穿着清明时代的衣服,拿着古老的刑具就着现代幽默的语言,真是好笑极了。还有很多如牢房、税务局等。 ?平遥古城看似一座小小的城,其实它里面蕴藏着丰富的古代文化。
介绍平遥古城的作文3走进平遥我不禁惊讶,周长不过六千余米的古城承载了那么丰厚的内容。古城西门仿佛时间隧道的洞口,从跨入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完全置身在古代汉民族城市的建筑、经济文化氛围中,恍惚时光倒流。
低估了平遥。原以为头一天已登古城墙,留下大半天走一圈内城时间够了,不想最后我们不得不狂奔着赶赴下一个景点。此行最大的遗憾就是游览古城的时间太短了!最终通票上20个景点只到了12处。虽然剩余的几处与看过的某些景点内容小异大同,但我们仍觉遗憾!平遥的城墙、街市、票号、镖局、当铺、道观、庙宇、县衙署……每一处都想好好看。 然而,平遥值得细品的地方远不止那些游人摩肩接踵的开放景点。走在平遥的'寻常巷陌间,不经意步入一家寻常庭院,都有可能令你感慨,让你收获意外。
两千七百年历史的平遥厚重、内敛,谁知它积淀了多少历史碎片?
介绍平遥古城的作文4平遥古城是目前我国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古城,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了,因为这座古城的形状象一只乌龟,所以人们有又叫它“龟城”。今天我当个小小导游员,带领大家去观赏平遥古
城。
首先让我们来到城门楼上,向下望去,两道城门中间有一个四方形的小城,叫瓮城。瓮城有两个作用,第一个作用是为了聚集雨水,怕雨水向城外流去。因为这里很干燥,把雨水看作是很珍贵的,连人们住的房子的房顶的人字架都很短,因为怕雨水流入别人家,真应了“肥水不流外人田”这句老话。瓮城的第二个作用是可以用石块等武器打击来犯的敌人,起防御作用。
平遥古城的城墙很宽,城墙的上面铺着很大的城砖。在城墙的 望口上架着几门大炮,这是当时最厉害的武器,所以赐了个名字叫"神武大将军"。人们可以在这里拍照留念,因为“不想做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再让我们到县衙去看看。县衙坐北朝南,正门的两边蹲着两只大石狮子,开着大口看样子很威武。衙门的门栏很高,两扇大门又厚又重,漆着朱红的颜色。走进院内,东西两房是古代收税和纳粮的地方,各有六个窑洞,寓意六六大顺。再往里走是一个很大的正殿,是古代县太爷办公的地方,上面挂着“明镜高悬”的大匾,左右两边放着许多审堂用的刑具,让人进去有一种森严的感觉。绕过大殿进入后院,是县太爷吃饭和休息的地方,门口挂着一副对联,意思是视人民如父母,为人民办实事。
从县衙出来,我们漫步在明清一条街。这里全是明清时代的古建筑,各个店铺的门面和牌匾也是古代的样式,如果人们穿上古代的服装,就可以在这里拍古装剧了。
最后一站让我们到中国最早的银行——日升昌票号去看看。在右侧帐房里塑着两个蜡人像,一个像是在收钱,另一个在记帐。据说在这里一个记帐的伙计,一年能挣到80两银子,在当时一两银子就可以买一亩地。银票上有严密的防伪措施,为了防止老顾客破译,100年就更换了300套密码。来到后院,这里的墙都是又厚又高,墙缝里砌着好多钱币。据说是为了显示主人家的实力。
好了,平遥古城的旅游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介绍平遥古城的作文5今年“十一”假期,爸爸、妈妈和我一家三口去了山西,参观游览了中国目前保存最完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平遥古城。爸爸先开车带我们去河南省洛阳市看了龙门石窟,然后
去陕西省西安市看了秦始皇兵马俑,第三站便到了山西省太原市南90公里,全国闻名的平遥古城。听导游讲,平遥古城最早建于2800年前,历史比长城还要久远。古城呈方形,城墙高大,城外有护城河。看着雄伟壮观的城墙,我仿佛回到了古战场。坐上导游开的电瓶游览车,我们穿过城门洞,到了城里,导游首先带我们看了中国第一家票号——“日升昌”,在这里,我明白了票号就是古代的银行,还见到了古人用来计算的基本工具——算盘。
然后我们去了古城内最繁华的商业街——“明清街”,我带上礼帽和墨镜,叼上烟斗,坐上人拉洋车,做出各种动作,爸爸在一边为我照相,让我过了一把明星瘾。之后我们又去了古城中心的清代县衙,这里是县太爷升堂办案的地方,各种刑具非常齐全,还有关押人犯的牢房。在这里虽然是白天,我也感到阴森森的。参观游览了古城,了解了古代文化,我认为保护古城,应当人人从自身做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