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旅游资源的评价标准
综合游客、旅游经营者、旅游主管部门等各方面对旅游资源进行评价的不同目的,在不区分评价主体的条件下,我们将其称为主体模糊条件下,可将旅游资源评价标准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
知名度
旅游资源的知名度是与其产生的历史原因即历史价值、存在的区位环境和状态、文化与科学内涵、美感强度等方面密切相关的。一项旅游资源,越和历史上著名人物、重要事件相联系,则其历史价值越高,从而其知名度也会越高;它存在的环境越好,区位优势越大,保存状态越完好,则知名度会越高;旅游资源中文化内涵越丰富,越能代表某一历史阶段的科学成就,知名度越高;而在美感方面,越具有雄、奇、险、秀等特征,吸引力就越大,相对而言知名度也会越高。一些名人故居,从建筑的角度并没有什么特殊,甚至不如很多同类建筑,却因其和名人的关系,而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北京的香山,与我国南方很多低山丘陵相比,单从美感方面讲并不及后者,但因为它在首都附近,区位优势大,所以知名度远远超过同类地貌。
2.经济效益
没有经济效益的旅游资源,很难成为旅游资源,即使是经济效益差的旅游资源,也很难成为旅游资源。旅游资源经济效益的高低,是和这项资源的开发条件、环境容量、适应范围与其他资源组合情况等密切相关的。
开发条件是指该项旅游资源保存的完好程度和所处区位条件、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各种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环境容量指的是该项旅游资源自身或其所在地,在同一时间所能容纳的合理的旅游者人数;而适应范围是指该项旅游资源能够吸引多大范围的不同地域、年龄、职业、文化素养的旅游者,能开展包括观光游览在内的多少种类的旅游项目,其旅游旺季有多长等情况。
3.社会效益
主要指的是该项旅游资源的开发,对当地社会环境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表现在人生观、
价值观
、个人行为
、家庭关系
、生活方式、
道德观念、
宗教信仰等方面
。一项旅游资源,如果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能够使旅游者陶冶性情、提高品行道德修养、增长知识、开阔眼界、起到寓教于乐和寓教于美的作用,则它的社会效益就是积极的和良好的。反之,就是消极的和破坏性的。比如博物馆与赌场的区别,就是很好的一个例子。一项旅游资源,其开发利用后,如果是败坏社会风气,有碍社会环境,毒害人们的心灵,即使它的经济价值再高,也要停止对它的经营,把它逐出旅游资源的行列。
4.环境效益
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资源的开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既有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也有对人类生活环境的影响;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积极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保护环境。优越的环境已经成为强大的旅游吸引物,要加强旅游资源的吸引力,首先必须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尤其是良好的自然环境的保护。二是促进生活环境质量的改善。为了开发旅游资源,为了适应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地的基础设施会不断改进,为旅游者服务的生活设施也会增加,从而在客观上能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有利于当地人民生活的改善。但是旅游资源的开发,也会对当地环境带来消极的影响
,主要也有两个方面,一是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旅游环境的开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是多方面的。旅游开发初期对植物的覆盖率破坏最大。随着不断开发,旅游者增多,物种的多样性会下降,抗性弱的物种会消失。旅游活动中如狩猎、垂钓等,甚至是观看,都会对野生动物造成不良影响。二是对人文环境的影响。如垃圾污染、交通堵塞
、部分旅游者的高消费和不良个人行为对当地居民心灵上造成的负面影响等。
因此,只有具备良好环境效益的旅游资源,才具有开发利用的价值,而且旅游资源所处环境的质量也直接影响着它的吸引力。
1.按基本成因和属性分类:
自然旅游资源:主要是天然赋存的具有游览观光、休息疗养、娱乐体育等吸引力的地理要素,这些要素或以单体和单体组合,或以某种要素为主辅以其它要素组合构成旅游资源。
地文景观类——山岳形胜、岩溶景观、风沙地貌、海滨沙滩、特殊的地质现象和地貌类型等。
水域风光——河流、湖泊、瀑布、泉水、溪涧、冰川、滨海等
生物景观——森林、草原、珍稀树种、奇花异草、珍禽异兽
气候与天象景观——适宜于避暑避寒疗养治病的气候及特殊的天象景观,如泰山日出、庐山云瀑、黄山云海以及虽可遇不可求但出现频率较多的峨嵋佛光、沙漠海市蜃楼、极地极光等。
人文旅游资源: 是指能够吸引人们进行旅游活动的古今人类所创造的物质实体或以其为载体的神话传说、名人轶事等。
历史文物古迹——历史遗迹、建筑遗址、石窟石刻等
民族文化及其载体——主要包括可视、可感、可参与的特殊民俗礼仪、习俗风情、节日庆典、民族艺术和工艺等。
宗教文化资源: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参观游览型的宗教建筑艺术,如坛、庙、寺、观、带有人格神色彩的大型塑像,以及赋予其中的装饰、雕塑、壁画、楹联、碑刻等; 另一类是这些宗教建筑和艺术本身营造的宗教活动场所。如各种宗教的神职人员布道求法,现代旅游者中也有大量专为求神拜佛而光顾宗教寺庙道观的。
城乡风貌:具有视觉形象的历史文化名城、独具特色的现代都市风光,具有清新质朴的田园风光、古镇村落等。
现代人造设施:富有特色、具有规模、某种特殊意义和影响力的大型工程及文化设施。
有影响的国际性体育和文化事件:
饮食购物:包括各种富有特色的地方风味美食、特产名品、特色市场与著名店铺等。 旅游资源分类
2.根据旅游活动内容而划分
游览鉴赏型: 以优美的自然风光、著名古代建筑、遗址及园林、现代城镇景观、山水田园、以揽胜祈福为目的的宗教寺庙等为主。
知识型: 以文物古迹、博物展览、科学技术、自然奇观、精湛的文学艺木作品等为主。
体验型: 以民风民俗、社会时尚、节庆活动、风味饮食、宗教仪式等为主。
康乐型: 以文体活动、度假疗养、康复保健、人造乐园等为主。
3、以旅游活动的性质作为分类标准
观赏型旅游资源,运动型旅游资源,休(疗)养型旅游资源,娱乐型旅游资源和特殊型旅游资源。
4、其他不同分类标准
◎按传统旅游资源观分类,我国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景观资源、人文景观资源、民俗风情资源、传统饮食资源、文化资源和工艺品资源,以及都市和田园风光资源等。
◎按现代旅游产业资源观分类,中国旅游资源包括观光型旅游资源、度假型旅游资源、生态旅游资源和滑雪、登山、探险、狩猎等特种旅游资源,及美食、修学、医疗保健等专项旅游资源。
◎魏向东版按照旅游资源基本属性划分为三类: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社会旅游资源
◎按照旅游资源质量和级别分类
1999年,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按照旅游资源品位、旅游交通、游览、旅游安全、卫生、通讯、旅游购物、综合管理、年旅游人数、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等条件,将我国旅游区划分为一、二、三、四个等级。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