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去西安旅游的感受如下:
篇一:
西安是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古都,那有许多名胜古迹和各种各样的小吃,是一个非常好的旅游胜地。今年暑假,爸爸带我去西安旅游。
一觉醒来,天已大亮,望着窗外迷人的景色,不禁让我心旷神怡。不知不觉西安到了。刚进入西安市,就看到那宏伟壮观钟楼、鼓楼在古城墙的衬托下更加引人注目。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们游玩了大雁塔、陕西省历史博物馆,曲江,在历史博物馆,大唐芙蓉园,我了解到我们泱泱中华的历史变迁;在芙蓉园,我领略到了现代文明的飞速发展。而最让我记忆犹新的就是那让人叹为观止的被世界誉为“八大奇迹之一”的秦始皇兵马俑了。
秦始皇兵马俑那神秘的面纱在导游阿姨的讲解中一点点被揭开。原来,秦兵马俑是当时西杨村农民在村南打井时发现的。后来考古学家们才发掘出了现在的一号坑、二号坑、三号坑。在这三个坑中属一号坑最大,坑内的陶人陶马,井然有序地排列成环形方阵。
这些陶武士俑,有面部神态、服式、发型各不相同,形态逼真,个个栩栩如生。那些陶马有的双耳竖立,有的张嘴嘶鸣,有的闭嘴静立。生动再现了秦始皇当年浩荡大军的威风凛凛,气壮山河的景象。
美丽的西安,壮观的兵马俑,再见!
篇二:
我们一行人坐了两个多小时的高铁来到西安,这个包藏着着深厚的文化蕴味,令我神往已久的历史名城。
下火车,坐地铁,转乘公交,而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悄然发生了。公交站牌在路对面,我们需要拖着行李穿过十米多宽的公路去乘车。我习惯性地瞅了瞅,竟没发现斑马线的尽头站着红绿灯。“天啊!路这么宽,车这么多,怎么过去呢?”我在心里直犯嘀咕。
迟疑了几秒钟,我观察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虽然没有红绿灯,但汽车无条件地礼让行人。我们拖着行李往前走,不仅没有心惊胆战,反而几分安全感油然而生。不得不说,这在我生活的城市似乎并不常见,并无刻意褒贬,只是一个城市的日常彰显出来的胸怀和气度令人赞叹不已。
西安之旅目的在于学习新的课程理念,会议中观看了一位六年级孩子的快板表演。他运用生动的故事,巧妙的对话把西安的美食串联起来,我们仿佛闻到了羊肉泡馍诱人的香味,仿佛尝到了肉夹馍的香而不腻,令人垂涎三尺。
今天是我来西安的第二天,如果让我给西安下一个定义,恐怕有失偏颇;如果想要表达我对西安的深情,似乎也为时过早;我只能在仅有的方圆之地,透过一些细节谈谈我的西安印象:美之为美,美在其中。
篇三:
西安,与雅典、罗马、开罗并称世界四大文明古都,是连接中西方的古老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
西安是陕西省的省会,位于关中平原的心脏地区。它东有函谷关,西有大散关,南有武关,故称关中。关中地区南靠秦岭,北部为高低起伏的丘陵,滔滔渭水贯穿其间。
由关中东出函谷,可联络中原;西逾千陇,可沟通河西;南越秦岭,可抵巴蜀、江汉;北上黄土高原,可进入阴山南北,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外向性。因此,西安在军事战略上的重要性极大,是我国十三朝古都。
参观了西安博物院,让我对西安的历史文化有了更多了解。馆藏陈列有:佛像厅、书画厅、玉器厅、印章厅和临时展厅。珍品有:鎏金铜辅首、龙纹空心砖、釉陶、唐三彩等。跟随着讲解员的步伐,粗略地了解西安的地理、历史、文化、宗教。
秦始皇七千兵马俑,汉代陶俑的种类、数量、材质等都达到了新高度。隋唐时期陶俑的艺术达到了新高峰,文官、武士、仕女、牵驼、牵马、戏弄、骑俑、胡俑成为常见种类。尤以色彩斑斓、奇伟多姿的三彩俑为著。宋代以后,葬俗转易,陶俑的使用骤减,至清初遂告绝迹。
西安,两天走马观花式的了解是不够的,期待再遇。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