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再美的地方,只要游客扎堆,旅行体验就会大打折扣。
所以我选择冬天来西藏,冬天的西藏,清净到你无法想象(318冬天人还很多),数天时间未见到任何游客,所有景区都是空荡荡的,路上车也极少…可以说这是“属于”我一个人的317!
离开都江堰的时候,因为走错了路,走了熊猫大道,而不是317…等发现时已经将错就错了,一直过了炉霍县,才重新走到了G317。
初遇317,一个不起眼的小湖出现在路侧。后来才知道这是被誉为317明珠的“卡萨湖”,说实话这是一个很普通的湖…
渐渐的,在317上看到了雪山,这是一片大部分当地人都不清楚称谓的雪山……
慢慢的靠近雪山,越走越近…
一群极具特色的藏式建筑群建在雪山脚下。
这是“格萨尔王城”,殿内供奉着格萨尔大王的故事…
极具特色的藏式建筑,与雪山湖泊交相辉映…
王城是现代建筑,不收门票,个别殿内需要缴费。
冬日的西藏,昼夜温差极大,摩托车经过一夜的冷冻,早上不是很好启动,冬日摩旅西藏需要注意机油和电瓶。
打着摩托车向西出发,竟然又走错了路,不过这里只要一直朝西,一定能和317汇合…
途中偶遇藏族小妹儿搭车,我的小车带个人在高原几乎没法跑,面对这有些强人所难的要求,我当然是爽快的答应了,毕竟这是小摩托第一次搭载女性乘客…
把藏族小妹儿送回家,不远处的绒岔村外有一片格萨尔大王石刻展览
石刻多种多样,各个都栩栩如生…
在广袤的西藏,藏族人民用不同的方式传颂格萨尔大王的故事……
继续骑啊骑,又看到了雪山,因为以前看过照片,所以一眼认出了这就是川藏第一险:雀儿山!
雀儿山脚下,有一个非常漂亮的小湖泊:新路海。
新路海还有一个藏语名字:玉隆拉措。
玉是心,龙是倾,拉措是神湖
相传,格萨尔大王爱妃珠牡来到湖边,被秀丽的湖光山色和幽静的环境所吸引,徘徊湖边流边忘返,她那颗眷念美丽河山的心犹沉海底。后人为了纪念珠牡,取名为玉龙拉措。
因为游客的不文明(加上圈钱),在湖边野营、烧烤…留下大量垃圾污染环境,所以新路海开始了景区化改造,在明年春暖花开之前都不能靠近,只能在公路边远眺。
新路海现在由几位藏族大叔看管,我到新路海恰好是午饭时间,藏族大叔热情的要我一起吃饭…(由于他们做的饭实在没胃口,所以吃了一些藏式干粮)。
临走时藏族大叔看我喜欢这只奶牛猫,就要把它送我…如果我是开车来的,一定要带它一起上路玩耍,可我骑摩托没法带它一起玩…
临走时藏族大叔加了我的微信,之后的几天里一直在问我到哪里了,关心我的状况…有时觉得这些山里人真可爱,之前果洛的僧人、藏族小孩儿、黄河捞尸人…也都很关心我在路上的情况。
我想,如果和这些人能再次相遇,肯定会有不一样的感觉吧。
离开新路海,很快就到了雀儿山隧道,隧道7公里只需要几分钟就可以穿过,但是不翻垭口,就看不到漂亮的风景,所以我朝着曾经川藏第一险的雀儿山垭口骑去…
老路已经完全废弃,全程砂石路,很多落石塌方…
有些地方已经看不清路了…
当海拔进入4700米以后,积雪变得很难融化。国家电网的检修人员会偶尔上来,所以会有一些车辙,雪地骑车尽量不要走车辙,车辙处会结冰。
上山的路上有一座废弃楼房,这应该是道班,随着隧道的修通,道班也撤离了这里,老路上的雪和落石就再也没人维护了…
高度的上升,雪越来越厚,前方的路步行都难以通行,积雪最深处已经快到膝盖,摩托车如果继续上去,很可能会无法掉头回来。
可以冒险,但是不能冒进!只有活着,才能前往更远的远方…
未能翻越雀儿山,是此行一大憾事,只能以后再来尝试了。
(冬季只能步行上去, 汽车 不可能上去,大型摩托也可能上不去,小型摩托和自行车在夏季可以上去)
不能翻越雀儿山,只能走隧道,在隧道里碰到两位阿坝来的朝圣者,他两一天没吃饭,问我要点吃的,我骑车很少带食物,只能给他们两根棒棒糖…(不带吃的这个习惯真不好)
而后又问我能不能帮忙去前面买点吃的,我答应了…哪知超市竟然要40公里,当我到达超市已经不想在骑回去……但是想到了曾经给过我帮助的那些藏民,又骑了回去。
这一来一回两个多小时,藏族小哥以为我不会回去,见到我回去分外激动…吃完喝完坚持要给我钱,我没要,这是我第一次物质上帮助藏民,就当是报答他们之前的帮助了…
因为给他们买东西,耽误了时间,离开他们已经天黑,夜骑了一会儿,在路边蹦出一个老头招手,比划了几下就坐上了我的摩托车,我都没明白啥情况,他就一直指着前面,应该是要去什么地方吧…
老头不比妹子,我后座放着包,我被老头挤的已经快要坐在油箱上了,老头一路给我指路到了县城药店后下了车…
今天真是忙碌的一天…
有那么一刻,我有些讨厌隧道,虽然隧道的开通会更加方便,但是对于旅行来说,走隧道意味着错过…
此行317第二座山,埃拉山。走隧道是不可能的,就算路况再差,也要上去试一下。
总体路况还是不错的,砂石路,可以通行。
偶尔会有一些被河水冲垮的道路,慢一些也能通行…
埃拉山山口4300米左右。
因为道路废弃的原因,这里见不到任何人…
一块老里程碑。G317 1020KM。
下山的路上有几处藏居,看样子在这里住了很久,可惜家里没人,不能进去参观。
西藏!金沙江将西藏四川分隔开来。
不过在这只是省级分划,对于藏族来说主要还是按三大藏区(康巴、安多、卫藏)来分,河两岸都是康巴藏区,语音、人文、风俗等区别不是很大。
G317 1000km里程碑,这是按走隧道测量的里程碑。
这一段路风景很平淡,翻越两个垭口,第二个垭口没注意就过去了…
昌都市,不喜欢这里,没有为什么…没有介绍,可以跳过。
哦,对了,这个附近大概就是昌都市中心的房价,15000一平米,谁能告诉我为什么
思考了一晚上,决定317后半段等下次进藏再走,所以早上离开昌都,离开G317,向南出发。
途中看到了年拉山隧道的指示牌,有隧道就有垭口,所以问了路人老路在哪里,走老路翻垭口……
老路因为废弃,所以路况有点哇塞…到处都是落石,塌方。
刚开始还能勉强过去,直到出现了大面积塌方挡住去路…
所以……把车停到安全地方,自己动手搬石头开路,大石头推一边,小石头踢到一边防止刮伤车胎…
沿途能骑就骑,骑不过去就自己开路…
大型落石能爬就爬,爬不上去就绕…
哼哼,最终开辟出一条小道到达了年拉山垭口。
山顶的风景还是不错的
途中遇到一个臧村,住着几户人家,旁边有一片梯田(波齐村,有铺装路可以到达)。
仅仅12km的路程,上山下山走了接近7个小时,不过看到了隧道里看不到的风景,也很值了!
干了大半天路政的活儿,皮鞋都踢花了。
还好车子没出问题,仅仅是脚踏撞歪了。
317川藏北线后半段,留着下次进藏再走,明天前往不为人知的川藏中线瞧一瞧,据说那里路况更差,是最难走的一条进藏路线,拭目以待吧。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