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毕业了,大家都想着要去毕业旅行,这好像已经成为大多数毕业生必不可少的环节。对啊,旅行很好,开阔眼界、了解不同的风土人情,更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问题的关键是:没钱啊。大多数的我们,没钱了给父母打个电话:妈,我没钱了,打点钱。要和同学去逛了:妈,同学都去旅游了,我也想去,给点钱。在学校中,我们从来体会不到生活的压力,从来不知道身无分文的感觉,因为家是我们坚强的后盾,是我们一切经济来源的支撑。
毕业的年纪,都是成年人了,却还在理直气壮的和父母要着钱,甚至是毕业了,还要父母支援,要买房子,父母帮着付首付,要买车,父母帮着买,甚至结婚,很多人都是父母一手操办。他们辛辛苦苦把我们养大,还要为我们成家立业,这本不是我们自己的事吗?我们这一代的年轻人,到底缺失了什么?前段时间很火的一篇文章:你的父母尚在苟且,你却在谈诗和远方,赤裸裸的体现了我们这一代人的思想,我们毫无节制的挥霍着父母寄来的钱,却从来不思考钱是怎么来的。
有个舍友今年二战,为了能考上自己梦想大学的研究生,本来这是多么励志的事情,可是我问她:你毕业了怎么办?住哪?生活费怎么解决?她说:这些都不是我担心的事,我妈肯定会给我想办法的。我只要静心读书就行了。大姐,你都23岁了,还这么天真的想着父母为你做一切,你已经不是当年那个18岁考大学的你了,那时候你可以一心只读圣贤书,现在,毕业了,怎么好意思一切还依靠家里人?
旅行本身的意义挺好的,那也应该是在我们有能力的范围内。而且我觉得旅行,就应该一两个志趣相投的人去,去想去的地方静静的聆听属于那个地方的声音,可以不用去大家都追捧的景点,去最代表那个城市生活特色的街头小巷。一个同学,她在大学时,用自己寒假打工挣来的钱,一个人去了成都,在火车上,看着自己想看的书,到了成都时,她没有随大流,去那些著名的景点,而是去了能感受成都生活气息的小巷,慢悠悠的喝着茶,和本地人聊着天、听着戏曲。去了一次成都,真正的体会到了成都人的生活。这样的旅行,才是有意义的旅行。
而我们大多数人,图高兴、热闹,一群人风风火火的去旅行,或许这称不上旅行。赶时间似的逛着一个接一个的景点,到个地方,拿着自拍杆拍照,拍完了,人走了,最后的回忆里只有:哎,这张拍的好丑,哇!这个照的超级好看。去那个城市、那个景点的意义,只剩下了人与景的合影。况且,那么多人,大家肯定会有分歧,有的人喜欢逛这里,有的人喜欢逛那里,往往会产生矛盾,本来高高兴兴的旅行,最后不欢而散。
一群人去旅游,会让人产生从众心理,本来不想去,结果大家都去,最后不得不去,硬着头皮和父母要钱,这样的旅行,有什么意义。当你和父母要钱去逛时,有没有想过你父母活了大半辈子,可能都没出过一次远门。所以,真正意义上的旅行,我觉得是等自己有了一定的物质基础之后,和几个志趣相投的人,或者自己一个人,去想去的地方,感受不同的风土人情,感受不同的世界,而不是花着父母的钱,毫无意义的逛。
真正的旅行,要用心去感受!
没有时间没有钱,毕业旅行你还去吗?
国庆期间,云南大理双廊古镇,一个女商户和游客发生了冲突,原因是一位游客进店没有消费女店员,心生不满便拿起手机一边录视频,一边骂人道:?没有钱就不要出来祸害人,穷人不要出来玩?等言语。
此事一出,网友纷纷议论,有网友不禁感慨:现如今钱真的好重要,没钱买东西,在旅游途中都要被陌生人欺负。那么穷人真的不配旅游吗?我认为,没钱照样可以旅游,不然为什么会有一个词叫?穷游?呢?
有的人虽然没有很多的钱,但是他说爱旅游,因为对他而言,旅游不仅仅是一个假期,而是用双脚走遍陌生,用双眼看遍人生,用心去感受和发现世界的奥秘。这样的感觉可比有钱来得更快活,有再多的钱却不想旅游的真实感受,那人生的意义也会变得少很多。如果你没钱,却喜欢旅游,那你可以降低自己的标准,来一场穷游。你可以挑便宜的地方玩出不便宜的水准。那么穷人该怎样旅游呢?
首先你不要考虑国外旅游,毕竟旅游经费开销会很大。如果非常想看异国风情,那你可以选择东南亚国家,因为东南亚国家路程不是很远,机票也比较便宜,而且有的会免签或者签证费也不会贵,当地的消费水平不高,物价合理,极容易承受。
其次,你要花便宜的价钱,注不便宜的酒店。你可以选择和朋友同行,这样酒店费用就会减小很多。你可以在购物节抢购旅行酒店团购价,一定要提前预订,越早预订越便宜,淡季比旺季便宜,且平时比周五周六要便宜。这一点绝对能省下一笔支出。
再者,你要做公共交通工具,不仅能省钱,还能体会当地的特色。如果打车必不可少,那就选择约车软件,那里会有很多优惠券,车费也会降低很多。
以上只是穷游最基础的省钱方式,回归主题,穷人真的不配旅游吗?我想说,旅游不分穷富,只要你抱有一颗热爱旅游的心,不管走到哪里,都会有不一样的心境,这和金钱毫无关系。
四年大学,浑浑噩噩也终于走到了要毕业的时间节点。看着朋友圈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发毕业旅行的照片,想到自己在大学里整整四年都没有和同学们去一场长途旅行,原本沉寂的心,也开始蠢蠢欲动。
于是,我跑到寝室群里去问**妹们,能不能挤一个时间,大家一起去一场毕业旅行。刚往群里扔了这一条“毕业旅行”的大石,一个个潜水的都冒了出来,且多表示愿意参与。
唯有阿毛,我**妹里难得靠谱的姑娘,在我们盛情邀请下却坚决不去。问其原因,她却说:“现在没有足够的钱和时间啊,我已经打算明年这个时候去补一场毕业旅行了。”
这么一说我也动摇了。刚刚实习没几个月,哪来的钱潇洒?时间就更不用说了,唯一可以利用的就是端午,那时候各景点的游客都不会少吧?
可是,不说明年有没有时间、能不能存下这笔钱,我还会有现在这样的一份心情吗?
旅行毕竟是要看心情的。
还记得我有个温州的网友,初中就认识了,一直到现在大学毕业都未曾见一面。最近几年,聊天的时候,他还会时不时的邀请我去他那玩,甚至到后来都多次表示愿意包我来回车费加吃喝玩乐,我也依然以没有时间为由拖了整整一个大学四年。
起初我真的认真的计算过时间,觉得每个星期就2天假期,去温州玩似乎不够。后来又觉得,温州真的那么好玩吗,包吃包住的吸引力真的有那么大,值得我花2天时间过去吗?
最初的冲动,不足以驱使我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到后来,经过时间的沉淀才发现,不去,更多的只是因为不值得。
仅仅只是觉得,只是见个网友,不值得罢了。
相反,我也曾有和朋友去过几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印象最深的就是高二的时候。那是某个星期四晚上,我放学回来看见我姐在上网,网页的边上有一些旅游小广告。灵机一动,就和姐姐说:“姐,我们去旅游吧。”
当时我姐的工作以翻译日文小说为主,也有自己写网络小说在网上发布、赚点外快,还算是比较自由的。于是,听到我的话,她二话没说,关了那个网页,就开始搜周边游。
星期五,她在家里制订了绍兴一日游计划。星期六,我俩就6点起床,背着个小包欢乐地出发了。
那天,我们去看了鲁迅故居,其实说白了也就走过了个场。大白天的,我们去了沈园,两个人看着那两块碑上的词,摇头晃脑的背了半天,被路人当作傻子看,自己却把自己感动的快要落了泪。还有那个绍兴的乌篷船,我们坐着它游走在曾经的清水沟里,却发现想象中的清水沟已经被污染得不成样子。但这依然没让我们觉得后悔。
说真的,当初我们没有去到绍兴真正好玩的地方,至少我后来在绍兴读了四年大学的印象就是如此。
但那场旅行却是我至今为止觉得最得意的一次。
旅游大概就要像那一次一样,无论风景如何,身旁的人正好,就是最快乐的事。
这让我想到了一个onelab的读者,那是一个酷爱旅行的人。他曾在私聊中和我透露过关于他自己当年毕业旅行的事儿。
对于毕业旅行,他的看得倒是风淡云轻:“毕业那会,同学们都去毕业旅行了,我却没去。但是后来,我在外企找了份工作,每年有10多天自由假期,我都和伙伴们去旅游。相反那些参加了毕业旅行的同学们,这几年却极少有机会再去旅游的了。”
我当时就忍不住在手机这头“嘿”了一声,要是他现在没有那么多能出去旅行的自由假期,还会说得这么轻松吗?
这回想到他,我又一次发了信息过去。
刚开始问他对于毕业旅行没有去有没有遗憾,他果然秒回了一句没有。之后我就换了一个战术:我告诉他,我在纠结没时间和足够的钱去毕业旅行,不知道到底要不要去,想问问他的想法。
他说:“如果你纠结的原因是钱和时间,那就去。如果你纠结的点是花这些钱和时间跟这些人去旅行是不是不划算,那就不去。钱和时间在未来3-5年,你会发现压根不是什么事,因为,钱始终是会有的,时间总是不够的。”
说完还补充道:“我跟大学同学没啥感情和留恋,所以当时才没有去。你和你朋友关系好的话,当然要去。时间和钱,不要过于纠结。”
一语惊醒梦中人。
时间就像海绵,挤挤总是有的。钱也不是什么大问题,毕竟,读了这么多年书,赚点毕业旅行钱的能力谁没有?最多也只是得考虑下,这场旅行值不值得让你负债走出大学罢了。
最重要的是,未来未必还有这样的姐妹们能一起走过这一段路了。
其实不止是旅行,还有更多的事。往往想要去做却总会因为没有钱或者没有时间而最终放弃。但真的是因为没有时间或者钱不够吗?那恐怕只是不想去的借口罢了。
就像那个读者说的:有一件事摆在你的面前,如果你纠结的原因只是钱和时间,那就去做。如果你纠结的点是花这些钱和时间去做这件事是不是不划算,那就不去。
因为,钱始终是会有的,时间总是不够的。
有些人、有些机会,错过了就不会再回来了。
来自艺术狗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