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高原雪·银川之旅·沙坡头·死亡与生命的交响
沙坡头位于宁夏中卫县,这里是腾格里沙漠的东南边缘,南面紧靠九曲十八弯的黄河,形成集茫茫大漠与滔滔大河、荒凉与绿色于一身的自然景观。包兰铁路即由此通过。在沙坡头还能看到唐代诗人王维在《使至塞上》里描写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丽景观。如果幸运的话,骑上骆驼在腾格里沙漠遨游,还会碰上那可望而不可及的神秘的“海市蜃楼”。
沙漠绿洲两分明
沙坡头遍地黄沙,寸草不生,而与它隔河相望的香严山却满眼生机。相传腾格里是条沙龙,香严山是条草龙,两条龙常为争夺地盘而厮杀。每当二龙相斗,总要刮九天九夜黄沙,闹得不得安宁。玉帝派河伯降界,将二龙隔开,这就是穿越腾格里与香严山的黄河。可沙龙不服气,有一天张开火舌向对岸的草龙喷去,碰巧玉帝正从上面经过,一怒之下,把长袍袖甩了一下,碰掉了沙龙的火舌,使它的嘴再也合不拢,成为靠近黄河那座高达100多米、长约2000多米簸箕口状的沙坝。
沙坡鸣钟与泪泉
叫沙龙嘴的沙坝被人们称作“会唱歌的沙漠”。从沙坝上往下滑,身下的沙子会发出有节奏的“嗡嗡嗡”、“嘭嘭嘭”的声音,声音浑厚,如同古刹里的钟声。这就是沙坡鸣钟。滑到坡下,你就会惊奇地发现一股一股清澈的泉水,当地人称为“泪泉”。
沙坡头神秘的“钟声”是从哪儿传来的呢?
传说沙坡头曾是一座叫桂王城的繁华古城所在地。城的南门上有一个大钟楼,钟楼上悬挂着一口神钟。桂王城最后一代王爷姓吴。有一年他的儿子吴琪率军北征,不幸兵败被俘。番王见他武艺超群,动了惜才之念。但要他对天发誓永留北疆,才可免他一死。吴琪便发誓说:“如果我吴琪逃跑,就被黄沙压死。”等到番王放松了看管,吴琪在一日晚乘黑逃走。刚跑出几里路,风卷黄沙就呼呼撵来。幸亏吴琪骑的是一匹白兔追风马,比风还快,一会儿就把黄沙抛在了后面。吴琪回到桂王城,打算向父亲告别后逃往别处,以免连累父王和百姓。可他父亲不相信,摆宴庆贺父子团聚。等到他们酒后入梦乡,挂在南门城楼上的神钟突然响了起来。可是已经晚了,人们还没弄清是怎么回事,黄沙就吞没了整个城市。神钟被埋在沙坡底下,只要上面一有人滑动,就会自鸣起来,发出“嗡嗡嗡”、“嘭嘭嘭”的声音。被埋在沙丘下的人们,想逃逃不出来,只能在沙坡下哭泣。人们的眼泪渗出来,汇成一股股细泉。亦有说那泪泉是沙龙的眼泪。沙龙当年被玉皇大帝惩罚后,嘴永远合不拢了,它越想越后悔,越想越伤心,常年四季一想起来就泪流不断。
神钟当然是不存在的。那听起来像钟声的声音,其实是当人往下滑时,带动流沙一起滑动,沙面被晒热的干沙与深层发潮的湿沙摩擦,产生静电效应所发出的声音。
绿色长城
腾格里沙漠是“天上不飞一只鸟,地上不长一根草”的死亡地带,但在沙坡头包兰铁路通过地段的铁路沿线两旁却奇迹般地有两道“绿色长城”,远看犹如沙漠中的“海市蜃楼”。
为了保护铁路畅通无阻,防治铁路沙害,从五十年代开始,沙漠工作者经过多年探索,反复实践,终于找到了一条治沙之路:先用围栏围成墙,挡住沙漠移动,这种沙栏叫做高立式沙栏,曲折蜿蜒,远望酷似万里长城,因此也叫沙栏长城。再在被沙栏围住的沙地上,把麦草按方格戳进沙子里,将沙子一小方块、一小方块固定住,治沙工作者称之为草格长城。在麦草方格里种上柠条、花棒、油蒿等耐旱抗风沙的植物,待麦草腐烂,植物也就长起来了。这些小植物长大连成片后,再种上适宜于沙漠生长的树木,灌上从黄河里提上来的水,树木成活长大,便形成阻挡风沙、保护铁路安全的绿色长城。绿色吸引来各种鸟类和爬行动物,现在绿色长城中的鸟类和爬行动物已达上百种,昔日的“死亡”地带变成了充满生机的绿洲。
宁夏景点有沙坡头、贺兰山风景区、六盘山。
沙坡头,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沙漠生态自然保护区,全球环保500佳单位,全民健身二十个著名景观,科技进步特别奖。沙坡头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城区西部腾格里沙漠的东南缘。
东起二道沙沟南护林房,西至头道墩,北接腾格里沙漠,南临黄河,长约38公里,宽约5公里,海拔在1300~1500米,总面积4599.3公顷,占中卫市城区土地总面积的3%。是全国二十个治沙重点区之一。
贺兰山风景区,位于贺兰山东麓,北起拜寺口,南至三关口,南北长30多公里,东西宽4公里。 主要景点有拜寺口双塔、小滚钟口、苏峪口森林公园、贺兰山岩画等。这里峰峦叠嶂,崖壁险峭,森林资源丰富,早在西夏王朝时期,就已被视为避暑胜地。
六盘山,是中国最年轻的山脉之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六盘山在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南部、甘肃省东部。南段称陇山,南延至陕西省西端宝鸡以北。
横贯陕甘宁三省区,既是关中平原的天然屏障,又是北方重要的分水岭,黄河水系的泾河、清水河、葫芦河均发源于此。六盘山山腰地带降雨较多,气候较为湿润,宜于林木生长,有较繁茂的天然次生阔叶林,使六盘山成为黄土高原上一个"绿色岛屿"。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