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的郎木寺我已经去过两次了,我喜欢她那弥漫着宗教色彩的寺庙,她那身处高原的神秘与圣洁,还有她美丽的自然风光。
100个人眼里的郎木寺有100种感觉,有的人对她的理解就是个不起眼的小镇,有许多寺庙,没有惊艳的景色,有的人为了猎奇,想看看恐怖的的天葬仪式,回来后可以炫耀一番。
只有你深入了解藏传佛教文化,你才可能理解郎木寺,只有你绕过熙熙攘攘的人流,你才能欣赏她内心深处的文化风俗。
事隔两年,又来到这里。游客还是那么多,郎木寺那条狭长的街道,灯火通明,藏族风味的店铺栉比鳞次,充满了商业的气息,现代与古老的民族风情相融合,空气中弥漫着繁华的味道,许多地方在开发修建。
但无论郎木寺怎么变化,它依然是我最喜欢的风情小镇,她骨子里的那种游离于世俗之外的超脱淡泊,依然深深的吸引着我
郎木寺横跨两个省,甘肃和四川。第一次去是2016年夏天,参观了甘肃省这边的郎木寺的塞赤寺,金碧辉煌,寺庙很壮观。
沿着主路,可以通往半山腰的天葬台,我们徒步上去的,海拔高很累,有一种通往天堂的神圣感觉。
也不想看天葬仪式,那些事毕竟是悲伤的,我们也要对亡灵的尊重,但可以去天葬台看看。一路上山,到达天葬台时看见秃鹫在山上栖息。
第一次真实的看到这种有灵性的鸟儿,它长的很丑,比想象得要大的多。它接受了人类的肉体,把人的灵魂捎上了天边。天葬师淡定的把衣服脱下来扔进了火堆里了,地下散布许多残骸。
没有感觉天葬台的恶心恐怖,相反很尊重藏族的习俗,感到受到心灵的一种洗礼。
很欣赏藏族人对死亡的豁达态度,人死后,虽然肉体消失,但灵魂轮回,转世新生。肉体要回归自然,干干净净的离开,不留一丝痕迹。
在寺庙看到喇嘛们辩经,讨论激烈,形式活泼,充满了生活气息。
2018年,第二次去,重点看四川若尔盖的郎木寺。
一江隔两省的白龙江,北面是甘肃的郎木寺,南边是四川的郎木寺
白龙江,其实是一条清澈的小溪,蜿蜒曲折,我跨过两米宽的小桥,就从北面甘肃来到南门的四川,是不是很有意思?
我更喜欢四川的格尔登寺,古朴宁静,空灵原始。
有气势恢宏的主殿,还供奉着活佛肉身像,里面雕梁画栋,唐卡装饰画富丽堂皇,镶嵌着许多珠宝。由于喇嘛们已经放假了,寺庙里很安静。
我坐在寺庙里面的地毯上,闭上眼睛,放空自己的内心。细细品味欣赏,藏传佛教的内涵。
天空中云层越积越厚,远处的山云雾缭绕。不一会就下起雨,游人渐渐离开了,这时候郎木寺才恢复了她的安详与清净。
我沿着土路,去山上的寺庙朝拜。前面有个年纪大了的喇嘛,拄着拐杖,一边念经,一边走着,我一直跟着他。走过了玛尼堆,走过了白塔。他似乎累了,坐在石头上面,看着远处的高高低低的寺庙群,金黄的寺庙,红色袈裟,构成了一幅超脱尘世的唯美图画。
我偷偷的给他拍照,突然间,他回头看着我,我感到很不好意思。他笑了笑,让我坐在他旁边休息一下吧。
他在这里已经修行了三十多年了,眼睛清澈明亮,面目和善,还有一种坚毅神情。
“我们的生活实际上非常清苦,这里8月底就开始变凉了,寺庙非常寒冷。修行也就是在学习佛教文化,永远也没有止境。”正因为我们不了解,所以感到他们神秘遥远,他们也都是一些普通人,过着孤独寂寞周而复始的生活。孤灯黄卷,打坐念经,做法事,只有心中有信仰的人,才能安贫乐道,坚持下去。
雨越下越大,那个喇嘛在雨中转经,还有许多藏族人拿着转经筒,念着六字真言。他们就这样淋着雨,不停歇地绕着寺庙走着,心中没有任何杂念。
每次碰上他们,他们的脸上总要微笑,尽管高原的紫外线,把她(他们)晒的黢黑,几乎看不清眉眼,但我认为他们是最美丽的,因为他们的眼睛里没有欲望和庸俗,像高原的蓝天特别的纯洁。
人已经离开了,转经筒依然在旋转着,发出金属般的声音。
我站在小山的高处,可以看到和四川遥遥相对的甘肃那边的寺庙,依山而建,寺庙屋脊上的法轮、金鹿熠熠闪烁,僧俗民众宁静悠然,一派佛界风光。
郎木寺的自然风光旖旎,有白龙江弯弯曲曲。金顶寺庙处在峡谷的中央,仙女洞,白龙江源头都深藏达摩大峡谷里面,峡谷有三十公里深,走到终点是辽阔的草甸。
仙女洞和虎穴,一个有故事和仙气的地方,洞里可以找到白龙江的源头。
四川的格尔登寺镶嵌在狭长的达摩大峡谷中,青山环绕,云雾笼罩,让人置身于人间天堂。
还有绿树如茵的大草原
红崖山,如城堡守护着郎木寺镇,由于下雨没有爬上去。
草原鲜花遍布,一眼望不到边。郎木寺镇有太多美景了。
这里还有许多饭店,最出名的是丽达饭店,外国人爱光顾,店老板可是留着大胡子的大老爷们,英语说得很溜。
这是他做的中国式的超级汉堡包,一口都咬不住。
我还是没有看透她,郎木寺,迷一样的地方,宗教与世俗有机的结合,愿他永远保持他的宁静和神秘,我也许还会来的。
郎木寺属于哪个省哪个县
摄影提示:郎木寺的冬日是摄影创作的黄金季节,从郎木寺经过一个小木桥,便是格尔底寺的寺区。那里有一条小河,是摄影家们拍摄的主要景点之一。小河散发着水蒸气,当地的藏族同胞三五一伙,早晨在那里洗浴、饮水、挑水,如生活在世外桃源,这种景观只有在冬季才会出现。为了突出其光影效果,最好是在太阳出来的时候,逆光拍摄比较好。
徒步提示:郎木寺镇也是徒步、登山的天堂,位于四川格尔底寺院背后的大峡谷全长30km,峡谷内最高的华盖山(海拔4200m)、龙达尖(海拔3650m);登高远眺,郎木寺镇的两座寺院交相辉映,小镇被绵延起伏的山峦包围,远处是开阔平坦的草原,美不胜收。小镇入口的红石崖是看日出、日落的最佳位置。
交通:从夏河到郎木寺有两条路,一条是近道,从小桑科穿越经阿木去乎、尕海、碌曲到郎木寺,另一条路是先奔向合作,再经尕海、碌曲到郎木寺,其中从阿木去乎到郎木寺都是213国道。包车司机一般都愿意走近道省油,但路况较差,213国道相对好一点,四川境内都路况都不错,包车总耗时一般6个小时左右,最低费用500元/车(小面的,2012年以后至今的包车均价)。
班车时刻,兰州汽车南站:早上8:20有直达迭部的班车途经郎木寺,距镇子5km(126元/人)。夏河:早上7:00有班车直达郎木寺镇中心(71元/人)。合作:中午12:20之前均有班车直达郎木寺镇中心(50元/人)。若尔盖:下午2:30有班车直达郎木寺镇中心(25元/人)九寨沟沟口:早上7:00 有直达兰州的班车途经郎木寺,距镇子5km,12:00到达(120元/人)。备注夏河、若尔盖在旅游旺季均有拼车直达
兰州、九寨沟班车下车点,有出租车或本地面包车接送,10元/人。郎木寺没有直达兰州的车,一般都在合作转车.郎木寺到合作汽车南站50元/人(最新票价),前往合作汽车北站可以换乘到兰州的车,合作到兰州的班车每半小时一班,末班16:30。到临夏的车就更多些。
住宿:下车的地方就是郎木寺镇的中心,向前走一点即是郎木寺宾馆所在的十字路口,这里住宿的目前分为四类:青年旅舍(藏地青稞国际青年旅舍、旅朋青年旅舍),星级酒店(郎木寺大酒店、达吉商务酒店),家庭宾馆(甘肃达仓郎木宾馆、蜀景客栈,郎木寺宾馆),招待所(住宿卫生条件太差不予推荐)。白龙宾馆(已关门),四川的仁青宾馆(住宿硬件已老化,不推荐),一般标间的价格在100-300元左右(2012年以后至今的最新房价水平),床位基本上在40-60元左右,在国定假日期间,价格会略有上浮。郎木寺的住宿还是蛮多的。
饮食:丽莎餐厅在郎木寺镇主街上,东西还是不错的,炒菜很一般,西餐是经过本土化的方式和食材进行烹饪,算得上是一个知名餐厅,下午有苹果派和巧克力蛋糕等供应,旺季期间可能游客会比较多;
阿里餐厅已经搬到通往甘肃郎木寺的小桥旁,这里也有很多仿西餐和清真炒菜;不过我们觉得在阿里餐厅坐坐,和阿里聊一聊真的是一种享受。当地有一些清真烤饼、手抓羊肉,趁热吃味道不错。现在的阿里餐厅已经转由他人经营。
其他还有一些清真或川菜的小餐馆,价格都算可以。
门票:甘肃郎木寺门票30元,包括了天葬台的。四川的格尔底寺30元,包括了大峡谷。红石崖免费。
注意事项:这里海拔3600多米,上下楼有明显的呼吸急促感,一般人头一天晚上睡觉有一定的头疼,以后没事了,应该说高原反应不太明显。天气明显冷,山上风特大,夏天去的话要带一件外套,早晚很凉;冬天去的话要做好保暖措施,帽子、手套必不可少。
郎木寺隶属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
郎木寺镇,地处碌曲县东南部,东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相连,东南、南、西南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接壤,西与玛曲县为邻,西北与尕海镇接壤。区域面积570.92平方千米。2018年,户籍人口4694人。
郎木寺位于四川和甘肃的交界处,自古以来就是川、甘、青人民祭祀黑虎女神的圣地。郎木寺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四川大仓的郎木寺,也叫格尔迪寺,虎穴、仙洞、郎木寺大峡谷、肉身佛祖舍利都在四川郎木寺。另一个是甘肃寺,又名赛赤寺,通往天葬台。两座寺庙隔着一条小溪相望。
郎木寺镇的地理介绍:
1、地形地貌
郎木寺镇地处高山峡谷地带,地势平缓。地形分为中高山区、山间盆地。主要山脉有郭尔莽梁和阿尼库合山,境内最高峰德格卡位于阿尼库合,海拔3780米;最低点仁贡玛自然村位于镇区主街道,海拔3302米。
2、气候
郎木寺镇多年平均气温1.2℃,1月平均气温-9.1℃,极端最低气温-24.1℃(1982年12月8日);7月平均气温12.4℃,极端最高气温26.2℃(2010年7月25日)。最低月均气温-16.5℃(1982年12月),最高月均气温18.9℃(2010年7月)。平均气温年较差52.5℃,最大日较差15.2℃。
3、水文
郎木寺镇境内河道属白龙江、黑河两大流域,其中白龙江流域面积68平方千米,占54.8%;黑河流域面积56平方千米。主要河道有一级河白龙江,境内总长14千米;二级河黑河,境内总长27千米。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郎木寺镇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