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何种方式的乡村旅游,一方面使得越来越多的传统村落得到开发,乡村经济得到明显改善;另一方面作为乡村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外来客”,也频频出现“水土不服”。如何借助乡村旅游来真正实现乡村振兴,成了各地政府和旅游相关产业的重要课题。
结合当前市场来看,我国的乡村旅游大致可以分为以绿色景观和田园风光为主题的观光游;以农庄或农场体验为主的休闲游;以乡村民俗、民族风情以及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文化游;以康体疗养和健身娱乐为主题的康乐游等。
不管何种方式的乡村旅游,一方面使得越来越多的传统村落得到开发,乡村经济得到明显改善;另一方面作为乡村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外来客”,也频频出现“水土不服”。如何借助乡村旅游来真正实现乡村振兴,成了各地政府和旅游相关产业的重要课题。
1?
借助乡村旅游实现乡村振兴
一、乡村旅游快速升温下的“生长痛”
桃花源式的乡村愿景是城市快速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是久居城市人群返璞归真的寄托。在乡村融入旅游并逐步变得商业化的情况下,乡村是否还保留着“回归自然”的初心?
1、乡村旅游概念的混淆
在各项政策和资金加持下,乡村旅游成为了众多开发商眼中的“香馍馍”。然而目前大部分乡村旅游开发仅停留在景区修建和环境塑造上,对乡村原有生态和人文习俗的忽视,导致乡村失去了最初的“村味”。
2、“千村一面”——乡村的“趋同化”发展
乡村旅游开发,并不是每个乡村都适合作为景点去发展,同样,也不能将所有的乡村都一概而论做无差别的规划与建设。目前市场中,大部分乡村旅游要么停留在依托山水等自然资源的观光旅游,要么是一些建设在乡村却与城市无异的游乐设施,对城市游客来说,既缺少吸引力,同时也因为人工痕迹过于明显,同质化开发,让乡村大同小异没有个性,失去了核心记忆点。
3、粗犷开发下人文与自然景观的“隐忧”
与此同时,我们还发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乡村旅游的引入,许多乡村一改过去交通不便、落后闭塞的面貌,在居住环境和卫生状况上都得到了有效改善。但是部分乡村在发展中,自然资源过渡开发,只重规模,不讲质量,粗制滥造,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加上利益驱使下的当地居民大规模的弃耕从商,忽视了乡土文化、乡村民俗等文化内涵的保存和发展。
4、缺乏互联网思维和营销传播
乡村旅游虽然是人们追求“桃花源”式生活的体现,却并不能是真的“桃花源”。乡村旅游只有打开市场,为大家所熟识和认可,才能实现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动旅游基础设施和文化习俗的完善。过去是“酒香不怕巷子深”,如今却是一朝成“网红”远在深山有人识。目前国内各大城市都有推进乡村旅游,但是广为人知的典型乡村却寥寥无几。
随着综艺节目《向往的生活》的热播,乡村宁静惬意生活被人们所向往,但是在IP机遇下,却并没有进一步去带火江南水乡桐庐、湘西等地。营销策略的缺位,让IP和品牌都没有实在的“借势”效果。再加上开发商对营销传播的忽视,互联网思维的欠缺,导致很多大投资的乡村也仅仅是邻近城市的后花园,再加上客源的时效性明显,避暑游和周末游较常见,高峰期的拥堵,闲暇时的资源消耗,不仅极容易引起服务打折扣,也影响了游客体验口碑。
旅游是一个动态行业,当游客失衡,客源不足时,产业经济便失去了良性循环发展动力,严重的甚至很快被市场淘汰,最后成为“一地鸡毛”。
二、自然与人文相融合,规划与营销并发展
得益于国家宏观政策的利好和城市经济快速发展,乡村旅游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在开发建设中,“因地制宜、布局合理、特色突出、发展协调”是乡村旅游发展中应该遵守的基本准则,同时也要结合当地的发展特点和特色展开,因地制宜的制定合理的政策制度与行之有效发展要求来进行发展。
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乡村旅游的发展依托于当地的风俗文化和地理特征,所以离不开当地居民的积极参与,需要用淳朴的民风来创造一个可以让旅游者达到放松身心休闲娱乐目的的环境氛围,只有当地居民的积极配合才能使乡村旅游更具地方文化特色。才会更加得到旅游者的青睐,成为区别于其他乡村的特有印象,保障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入局的乡村增多,客源竞争日趋激烈,在吸引临近城镇游客的同时,能够引入远方游客才是乡村旅游的终极成功之道。建立和健全旅游品牌和IP,能有效的拓展景区的宣传渠道,促进景区与游客的互动。
旅游景区是服务产业,也是传统企业,面对互联网的风起云涌,传统企业将受到不小的挑战,而旅游景区与互联网的结合,则可以弥补传统企业在面对互联网所产生的短板问题,网络营销也可以增加旅游景区的推广方式,将旅游景区的品牌推广提高到新的高度,增加知名度,通过线上与线下的结合,吸引更多的旅游爱好者,提高景区的盈利。
其实,在国外,旅游营销推广是各个国家目的地旅游机构重要职能,也是国外大多数旅游机构的核心职能甚至是唯一职能。在国内,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兴起,各省旅游机构的信息中心越来越多地承担起国内市场的网络推广营销职能。部分省份还成立了事业单位类型推广机构甚至公司,专职旅游展览、广告投放、宣传内容设计制作等具体事务的操作。政府主导下的营销推广固然是锦上添花,而乡村旅游真正去实现乡村振兴却是一盘需要从长计议的大棋。
如今的乡村旅游缺乏品牌,几乎没有产生某个IP,更是鲜有和日本、欧洲那样国际知名的乡村景点。互联网的下的乡村,既是《向往的生活》中的从容美好,也充斥了回不去的“乡愁”,如何真正借助互联网去了解用户,如何用互联网去传播乡村,如何让乡村旅游带动乡村振兴,这成了旅游部门需要各个击破的问题。
近两年,民宿,精品客栈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可及推崇。成为旅行目的地的民宿越来越多,大家对民宿的热爱也悠然升起。那乡村旅游中农家乐如何升级为精品民宿?可以这样做!
第一步:提升颜值,因为颜值即正义
室内外景观设计是用户外在需求:产品突出自己特色,去掉“洋不洋土不土”的风格,就地取材,增加设计感,自然淳朴,接地气,去繁求简,以最小的成本做出做好的设计。木材,竹子,石头,瓦片等材料做为主要因素,增加创意体验区,微景观,小品等。即随意,即自然。或者废物利用。在小而美的民宿当中,细节决定成败。做到自然环境的融合是以最大境界。用准确的定位化劣势变为优势关注细节,关注细节!
第二步:提升口碑,口碑扩大了传播半径
服务是用户内在需求,颜值达到提升的同时,为用户营造舒适感,服务人员,除了基础培训,经营,接待,烹饪,还要更深入走入用户内心的服务,及时的贴心服务。以客户为朋友,为亲人,真诚的对待每一位客户。而目前朋友圈的传播是树立口碑最好的方式。
第三步:提升质量,好的内容可以留住客户
硬件提升,功能性提升,针对消费人群,制定相对匹配功能设施。做好内容,做好产品,比如亲子,情侣,群聚会等配套设施。餐饮做到极简极好吃,用心挖掘产品特色,非标成就客户体验,为用户体验增加舒适度,在体验过程中,让客户一切顺利,快乐,使用率的提高增加回头率。
第四步:提升格调,它决定了消费者的层次
情怀使然,民宿的差异化其中比农家乐更有个人IP。由民宿主的生活方式带入。怎样的主人,就有怎样的民宿,民宿主的生活理念元素直接融入民宿标识牌。
第五步:提升营销策略,让更多的人知道
注重品牌推广,一个美丽的故事,让你的产品成为心灵的“大补药”。做到虚实结合。可持续的AP 活动。不定期的针对性活动,做好社群,搭建平台。品牌推广。旺季与节假日的溢出,巧妙利用套餐与活动,分析培育已有的平日客源。在旅游旺季推广,不可以因为客满而忽略。借势推力,扩大营销,溢出客源。非节假日的客源永远有时间,重点培育客户。
小编说:以上内容编辑整理自筑梦乡村,作者方芳,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